思考的结果是:“自己还没有编制,只是临时工,威胁不到他们的利益,这也可以说是人际关系上的远交近攻。或许,也有闲话,自己没有听到罢了。”
花蓉蓉所在的学校,进行了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花蓉蓉所带的班级,成绩也是提升显著。一次成功是偶然,两次成功是必然。成功一定可以复制,刘海洋决定帮陆霏霏一把。
刘海洋知道,陆霏霏自尊心极强,现在工作能力受到质疑,在这种被动局面下,一定不会来找自己倾诉。
刘海洋吃过午饭,就去找陆霏霏。陆霏霏在学校也有一间职工宿舍,午间休息用。刘海洋进门的时候,陆霏霏正在洗头,弓着腰,挽着一头长发,室内满是洗发露的清香。刘海洋在椅子上坐下来,随手拿本书看起来。
陆霏霏洗完头,披散着头发,给刘海洋倒了一杯茶。刘海洋忽然发现,陆霏霏长发披肩的样子,很是好看。两人说了会闲话。刘海洋就把话题小心的引向这两次月考。陆霏霏眼圈就红起来。
陆霏霏自小顺风顺水,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从没经过风吹雨打,没想到刚参加工作,就栽了个大跟头,工作能力受到质疑。陆霏霏自尊心强,心里自然受不了。
刘海洋细问了陆霏霏平时的授课过程,一下子找到了症结所在。
原来从去年开始,潮北乃至全省的中学兴起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研究性教学”。一时报考杂志,各色专家,言必称“研究性教学”,好像不那样说,就不会教书似的。刘海洋也知道这回事,但没往心里去。
研究性教学,按照刘海洋的理解,就是老师课前提几个问题,课上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快下课了组织讨论这么几分钟。一堂课下来,一盘散沙,支离破碎,老师倒是乐得轻松自在,学生却是收获全无。
中学生知识储备不够,所谓的研究性教学根本就是搞形式,走过场。没有哪个一线教师相信这些狗屁理论,毕竟高考录取和奖金福利是以分数说话的。
理论总是由不实践的人制定的。外行领导内行,也算是由来已久中国特色。刘海洋心中暗笑陆霏霏:“好个傻姑娘,单纯的可以,居然轻信这种务虚理论,还用在了自己的平时授课上,焉能不败。”刘海洋以不容质疑的口吻,要求陆霏霏必须放弃研究性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以后该怎么教,就怎么教。海洋知道,这是为陆霏霏好,也是为学校好,更是对学生负责。
刘海洋又要了高一三班两次月考的成绩统计表,学生花名册和全班学生入校时的成绩表,进行了比对研究,然后建议陆霏霏对学生座位进行了有意识的调整。
陆霏霏正在一筹莫展,知道刘海洋素来聪明,见他这样想着自己,心中高兴,自然是言听计从。
为了帮助陆霏霏打个翻身仗,刘海洋一有时间就去找陆霏霏,了解班级情况,深思熟虑后,给出中肯的建议。
半个月后,潮北一中组织期中考试。成绩统计出来,不出刘海洋所料。陆霏霏的高一三班总均分在全校高一年级三十三个平行班中排名第六,班级语文均分更是在高一年级排名第三。刘海洋的高二六班更是卫冕成功,语文单科均分和总均分的双冠王。
陆霏霏拿到分数统计,一个人躲在宿舍里,留下了喜悦的泪水。从小到大,不管自己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学业上得到多么高的分数,都被掩盖在父辈成功的光环里,成功被质疑,失误被放大,今天的成功,才是完全属于自己,这是谁也无法否定的。
刘海洋也为陆霏霏高兴,同时也为自己高兴,自己总算帮了陆家一个忙。
晚上下班的时候,陆霏霏来找刘海洋,请吃晚饭。刘海洋以为陆霏霏是为了庆祝胜利,就兴匆匆的去了。
一进饭店包厢,才发现陆霏霏今天只请了自己一个人,作陪的是陆霏霏的父母。这也太隆重了,刘海洋心想,紧走几步和他们打了招呼:“叔叔好,阿姨好。”陆云峰夫妇笑着,招呼刘海洋入座。
彼此都是熟人,少了拘束,气氛就容易上来。刘海洋和陆云峰边吃边聊,书法、绘画、文学、历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很是投机。
陆云峰暗自吃惊:“刘海洋一个农村孩子,年纪轻轻,知识竟是如此渊博,言谈举止,斯文大气,怪不得小菲喜欢。”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yumitxt.com(玉米小说网)查看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