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滨江大道
转眼到了朱珠的生日,刘海洋和两人相处久了,情同兄妹,就做了个大蛋糕,徐露和朱珠很开心,做了一大堆菜。三人围桌而坐,熄了灯,点上蜡烛。烛火摇曳,很是温馨。朱珠闭起眼,双手握在胸前,轻轻的许了一个愿,一口气吹熄了生日蜡烛。刘海洋带头唱起生日快乐歌。
一曲歌罢,朱珠和徐露抱着刘海洋,大哭起来。一向沉稳的徐露,呜咽说道:“海洋哥,谢谢你,我们从没像今天这样高兴过,只有你对我们好,看得起我们。”
刘海洋眼睛也湿了,轻拍着两人的肩头,心想:“徐露和朱珠两个小姑娘,年轻漂亮,心地善良,但命运却总是和好人开玩笑,这么些年下来,两人还能守住心中的一汪纯良,真是太不容易了。”
吃饭的时候,徐露情绪还有点低落,朱珠却是有说有笑。
三人又合计开足疗馆的事。刘海洋心里盘算:“买门面办执照和相关设备十万足够,现在徐露和朱珠各有两万积蓄,加起来是四万,自己半年工资也有一万,海霞可以拿一万,蓉蓉也可以拿一万,加起来就是七八万的样子,再筹个一二万,足疗馆就可以开起来了。”
事不宜迟,刘海洋性格果决,当天晚上就给海霞和蓉蓉打了电话,说了打算,两人都很支持,海霞的钱随时可以去拿,蓉蓉的钱明天寄出来。不过蓉蓉在电话里提出了警告,只准合伙开店,不准有其他想法。刘海洋在电话里自然又是一番赌咒发誓,以人格担保云云。
蓉蓉道:“切,还不知道你是啥人,这学期马上就结束了,再熬两个月,咱就胜利会师拉。”刘海洋知道这是蓉蓉在威胁利诱,双管齐下。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刘海洋想起毕业前夕,就业指导老师反复强调的话:“现在大学毕业生要认清形势,降低就业期望,在工作普遍难找的情况下,不妨先就业,后择业,骑驴找马未必不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方法。”
但是毕业一年来的经历告诉刘海洋:“驴子骑久了,骑马的愿望就不那么迫切了。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施展自己的报负,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将会处处为衣食住行所累,受制于一些人和事,活得蝇营狗苟,没有尊严,更没有时间和精力思考人生中的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刘海洋明白了这个道理,决心尽快筹到两万元,把足疗馆开起来。刘海洋想了想,现在有钱借给自己的只有张晶和陆霏霏。张晶虽然有钱,但先前已经借了两万,这次就再借一万。陆霏霏也借一万,应该问题不大。电话打过去,两人果然都愉快答应了。
刘海洋把钱筹齐的事告诉了徐露和朱珠,两人也都是干事的人,马上进行了分工,刘海洋负责工商登记,执照办理,徐露和朱珠负责联系装潢,采买设备。
第二天是星期一,上午上了四节课。下午,刘海洋找个借口请了假,吃过饭就去找陆霏霏。刘海洋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借钱的事,就直接去了陆霏霏的单身宿舍。陆霏霏正在宿舍一边翻着一本书,一边等刘海洋。两人简单聊了几句。陆霏霏从身边的女包里掏出一个信封,道:“海洋,这是我上午刚取得一万块,你点一点,要是不够的话,我再借你点。”刘海洋接过信封,放包里,按了按道:“不用数了,钱暂时也够了,改天请你吃饭,我走了。”
刘海洋想着陆霏霏下午有课,自己也急着去海霞哪里取钱,就起身告辞。陆霏霏把刘海洋送到门口。见刘海洋就这样匆匆而去,心里莫名有点失望起来。
刘海洋走在路上,忽然隐隐感到陆霏霏今天神色有点异常,好几次预言又止,脸色也不好,心事重重的样子。
刘海洋没往深处多想,换了两班车,两点钟赶到了三友时装。海霞正在班上,接到哥哥电话,急忙跑了出来。海霞急着赶回去上班,隔着推拉门把钱给了海洋,就回去上班了。
刘海洋把钱小心放好。手机响了,是张晶打来的。张晶在电话里道:“海洋,你现在哪里,钱准备好了,你啥时过来取,还是我送过来。”
刘海洋正想打个电话给张晶,问一下钱的事,可巧张晶电话就来了,忙道:不了,张姐,我这就赶过来,一个半小时后到你那里。张晶热心的说:“你在哪,我开车来接你。”刘海洋道:“不了,我已在公交上了。”
张晶挂了电话,心头像揣了只小鹿,躁动起来,一丝红霞不自觉的飞上俊俏的脸颊。
张晶昨晚接到刘海洋借钱的电话,人还在连州,今天一大早就起了床,把钱准备好,就心急火燎的驾着车往潮北赶,不巧又赶上堵车,快一点的时候才到了潮北,随便吃了点饭,怕刘海洋着急钱用,就给刘海洋打了电话。
刘海洋一小时候才到,乘这功夫,张晶洗了个热水澡,当温热的热水滑过自己美玉般的身体,眼前又浮现出那个雷雨之夜的炽热缠绵。洗完澡,张晶换上一件很显肤色水绿色的针织连衣裙,对着镜子,涂脂抹粉,专心致志素装打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