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蓝梦KTV
接到通知,曹校长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把老家的房子贱卖了,把拖欠教师的工资一次性付清了。
朝阳中学的倒闭,是意料中的事,在这之前,许多有门路的老师,都离开了学校。刘海洋现在一个人兼着好几门的课,所以这次补发工资,刘海洋也拿了近一万元钱。
刘海洋想起来蓉蓉的生日就在这几天,所以在网上给蓉蓉买了一套化妆品和两盒巧克力寄了过去。
谈了几年恋爱,刘海洋囊中羞涩,从没给蓉蓉买过像样的东西,还花了蓉蓉不少钱,想起来心里就歉疚。为了给花蓉蓉一个惊喜,刘海洋事先没有告诉花蓉蓉。
这天中午,花蓉蓉来到办公室,见办公桌上放着个快递包裹,一看却是自己的,心里纳闷。
几个好事的同事也围拢来,怂恿花蓉蓉打开看看。花蓉蓉当众撕开包装,众人眼前一亮,见是一套高档的化妆品,有识货的老师认出是兰蔻,知道价值不菲。
余州经条件远不如潮北,教师又是工薪阶层,也用不起这么好的化妆品。老师们一边打趣花蓉蓉有福气,找了个潮北的男友,还寄来这么贵的化妆品,有些脸上就露出羡慕嫉妒恨的神情,暗恨自己当年怎么就随随便便就把自己嫁了。
大凡女人都有点虚荣,花蓉蓉也不例外。刘海洋的生日礼物让花蓉蓉在人前挣足了面子,整整一天,心里都美滋滋的,走路都要飘起来,好容易捱到下班。花蓉蓉回到宿舍,立马给海洋发了一条热辣辣的短信。快乐是能够传染的,虽然相隔千里,刘海洋还是真切感受到蓉蓉那发自内心的快乐。因为真心相爱,一个人的幸福,可以乘以二,变成两倍的幸福;因为真心相爱,一个人的痛苦,可以除以二,变成二分之一的痛苦。两人又煲了会电话粥,才挂了手机。
花蓉蓉告诉海洋,下半年自己带的班级要升高三了,学校规定所有的高三毕业班,要补一个月的课,学校一时找不到老师代蓉蓉的课,所以原定的七月一号和海洋团聚,得往后推一个月。刘海洋安慰道:“来日方长,做事情还是善始善终的好。”虽如此说,刘海洋心中还是有些许失落,因为两人胜利会师的日子又得往后推迟一个月了。
转眼到了六月底,刘海洋三个盘点了一下足疗馆的收支,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净收入四万余元,每天大约有八百元的营业额,生意很是不错,三人很是兴奋。
按照徐露的意思,这些钱按照每人的出资比例分了。刘海洋心想,开足疗馆前后一共花了十万左右,自己一人出了近七万,但是平时的打理都是徐露和朱珠,此前还借过两人一万元,要是这样分配的话,太不厚道,从长远看,也会挫伤两人的积极性,对足疗馆的日后发展不利,所以坚决不同意。
刘海洋提出自己的想法,大家都出了不少力,不管出资多少,经营利润和门市产权都按人头均分,这样才合理。
三人相处日久,情同兄妹,彼此了解,争了一会,见海洋态度坚决,也就不再坚持。
刘海洋想得更为长远,现在三人情投意合,彼此谦让,将来成家立业后,有了另外一半,三个人的事,就变成六个人的事,甚至是三个家庭的事,话就难说了,创业初期同舟共济,创业成功分道扬镳的事情太多了,为了防患于未然,海洋草拟了一份足疗馆权益分配合同,一式三份,都签了字按了指纹。
徐露和朱珠拿着属于自己的一份合同,心潮澎湃,均想,自己在潮北打拼多年,现在终于成功洗手上岸,也算是熬出了头,这都要归功于刘海洋。
刘海洋也想:“要是没有朱珠和徐露,自己单枪匹马,足疗馆肯定开不起来,财务状况也难以改善,更不用提在潮北有自己的门面了,朋友之间最重要的就是相互成全。这是刘海洋得出的结论。
徐露办事周到细致,第二天去银行,给三人各办了一张银行卡,每个月底,由她负责把每月的盈利打到各自卡上,方便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