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乡镇公务员(第2页)
赵士奇的这番话可谓用心良苦,成立滨江科技产业园,整合滨江各镇的优势,做大做强,形成合力,是赵士奇上任以来一直的想法,但是支持的不多,暗中反对的不少。
所以,赵士奇这次对滨江三个镇区的调研,目的在于投石问路,一方面摸摸地方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为滨江科技产业园造造势。
园区道路改造竣工验收后,刘建明请村干部吃饭,席间每人发了1000元辛苦费,算是兑现了当初的承诺,皆大欢喜。
刘海洋拿着这1000元,心想:“这就是传说中的灰色收入了,以前总以为只有位高权重人士才有资格获得,今天我一个小小的村官也灰色了一回。”
凭空得了1000元,蓉蓉很高兴,叫上徐露和朱珠,四个人去饭店,歌厅潇洒了一回。
蓉蓉忽然想起个事,道:“省里的公务员考试快报名了,政策规定师范生毕业三年内不可以报考,但大学生村官有定招特岗,还有分加,你可以试试,省得天天和村里那般人混在一起。”
一句话提醒了刘海洋,回家后就打开电脑,查询公务员报考信息。
一查之下,大失所望,原来大学生村官考公务员是有定岗特招,以代码96开头,还有分加,但是以代码96开头的特招岗位都是基层乡镇,这和刘海洋的理想相去甚远。
由于出了修路这档子事,刘海洋对刘一虎、王强不自觉也有了看法,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报考。先跳出村里的是非圈子再说。
公务员考录程序和村官考录程序基本一样,只是操作起来更加严格和规范。
刘海洋驾轻就熟,报名、笔试、面试、体检、政审,公示,一路过关斩将,终于得偿所愿,顺利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
转眼就到了年底,徐露和朱珠回家过年。刘海洋也把蓉蓉带回了老家。刘立仁、马秀英和海霞见了蓉蓉,高兴得合不拢嘴。
好事的邻居们,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找了各种由头,借个东西什么的,齐齐聚到海洋家,眼睛偷偷往蓉蓉身上瞟来瞟去。
花蓉蓉倒是落落大方,敬烟倒茶,嘴巴又甜,一派贤淑的样子。
邻居们心里嘀咕:“海洋有福气,老刘家算是彻底翻身了。”
在家里住了几天,刘海洋和蓉蓉在大年三十赶到了余州。
刘海洋戏称自己这是“二进宫”,心中惴惴,害怕又被蓉蓉父母赶出来。
蓉蓉和家里置气,离家已经大半年了。事后花德功老两口也暗暗后悔,女儿如此坚决,非刘海洋不嫁,又听说刘海洋挺能干,赚了不少钱,也就松了口,接纳了刘海洋这个毛脚女婿。
一家之主花德功把海洋叫到一边,耳提面命,大体的意思是:“去年的反对,是为了你们好,今年的同意,也是为了你们好,做小辈的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以前的事,不要往心里去。”
刘海洋忙不迭点头称是,道:“都是我的错,你们没有一点错。”
过完年,大年初三,刘海洋和蓉蓉回到潮北。
过个年比工作上班还累,七天假期,刘海洋有一半时间交给了铁路,疲于奔命。
村里上班没几天,新晋公务员的岗前培训正式开始,和往年相比,有了新变化,分三个部分:潮北市委党校理论学习,潮北市看守所接受廉政教育,银台县委党校公务员素质养成教育。
刘海洋在村里请了假,参加岗前培训。
刘海洋等一干新晋公务员窝在市委党校,连续学习了三天理论,移师潮北市看守所接受廉政教育。
大伙在党校憋了三天,闷的发慌,一听去看守所,都来了精神,压抑不住的兴奋和好奇,争先恐后的上了四辆大巴,向潮北市远郊开去。
刘海洋注意到一个现象,同样是新晋公务员,几天下来,也分了三六九等,凡被录取为公检法司和潮北市内的公务员,毫不掩饰地流露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
刘海洋心中感慨:“虽说革命工作不分高低贵贱,但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还是不一样的。”
刘海洋等乡镇公务员就像一群人中的弱势群体,抱团取暖,也自发的也形成了自己的圈子。
潮北市看守所在远郊区的农场,高墙电网,戒备森严。一进大门,大伙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一股肃杀之气,不再嘻哈逗趣。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yumitxt.com(玉米小说网)查看最新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