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拿下
按季天南的理解,双龙镇去年下半年实际开工项目6个,总投资近9亿元人民币,即使不掺水分,在县里也是名列前茅,这些都凝聚着他不少的心血。
大家都掺水,双龙镇如果不掺,则排不上好名次,得吃批评。现在都掺了水,却又单单重罚双龙镇一家,他吃个夹棍气就算了,今后数字注水的火候把握,才是个难题。
党委书记历来地位超脱,县里这一板子,十斤倒有八斤落到季天南的头上。
季天南心里有想法,越说越有情绪,台下是鸦雀无声,噤若寒蝉。
弄虚作假,毕竟拿不上上台面讲。季天南只得转移话题,顾左右而言他,不知怎的就扯到机关工作人员效能建设上来了。
季天南忽然一眼瞥见坐在后排听会的刘海洋和辛建元,就借题发挥,宣泄情绪道:“有些同志,特别是刚来的年轻同志,成天不知道在干些什么,既不向领导汇报工作,又成天看不到人影,要是大家都这样,工作怎能做好。
同志们那,有文化,有学历,有资历是好事,但好事要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才是硬道理,有些新来的同志工作从不主动,争取奖金倒是十二分积极,双龙镇政府不是敬老院,不养闲人,有这样的工作态度的同志怎能让领导放心,我建议这些同志要好好想一想了。”
季天南和刘海洋接触不多,平时也并无成见,但由于海洋资历最浅,算是个软柿子,季天南气不顺,又喝了酒,话赶话就把刘海洋当了出气筒。
刘海洋脑袋“嗡”一下,血往头上涌,额头青筋暴烈,噌一下站起来,争辩道:“我平时是去县里代领导开会,并没有刻意偷懒的事。”
季天南在双龙镇搞惯了一言堂,自来只有他说别人,哪有别人插嘴的道理。刘海洋这一突然之举,让他惊愕万分,一时回不过神来。
吴兵坐在季天南身边,当下狐假虎威,拿过麦克风,一拍桌子,大喝道:“刘海洋,你就是这样和镇长说话的,还有没有规矩,有意见可以提,但不是在大会上。”
刘海洋梗着脖子,还要争辩几句,被众人拉着坐了下去。
李明德见刘海洋不鸟季天南,心下莫名高兴,不愿节外生枝,当下接过话筒,继续主持会议。
会议继续进行,下面的内容,刘海洋一句也没听进去,暗忖:“自己和吴兵不对付,现在又得罪了季天南,这日子真没法过了。”
季天南刚才的这番讲话,含沙射影,提到新来的年轻同志,没唬住刘海洋,倒把辛建元绕了进去,吓个半死,脸色惨白,低头看着桌面,耳朵嗡嗡作响。
刘海洋心中烦闷,下了班,没直接回家,去江边坐了会,抽了几根烟,一时没有头绪,就给张晶拨了个电话。
平时都是张晶主动联系海洋居多,刘海洋很少打电话给张晶。这下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张晶又惊又喜,在电话里嗲声嗲气,撒了一会儿娇。才感觉刘海洋心气不顺,知道发生了事情。
刘海洋讲了事情的经过。
张晶正色道:“事情明摆着,吴兵和你有过节,一有机会就给你上眼药,季天南倒未必真对你有看法,现在两个都得罪了,如果没有其他的想法,只有三句话“要么等,要么忍,要么狠”,暂时夹着尾巴做人,等一等,忍一忍,等时机成熟,狠狠咬吴兵一口,海洋老公,你说呢?”
不知什么时候,张晶给刘海洋起了个别致的称呼“海洋老公”。
刘海洋听起来很是亲切,心里暖暖的。
张晶平常在海洋面前总是常作小女儿态,风情万种的样子,但真遇到事情,则立现女强人本色,杀伐决断,巾帼不让须眉,这点和蓉蓉、陆霏霏大不相同。
张晶这一番分析,言简意赅,切中要害,让海洋很是叹服,头脑顿时冷静不少。
海洋心里自我检讨:“自从开了金珠银露,衣食无忧之后,自己有了惰性,以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那股狠劲消磨不少,临事也没以前有定力。”
张晶见海洋心里转过弯来,柔声道:“海洋老公,少年老成,一点就透,我放心了,我这边新店忙着开业装修,一时半会走不开,等店里事情弄妥了,我去银台看你,不准不见我哦。”两人又戚戚我我一阵子,才挂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