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水到渠成
但是好景不长,正应了那句俗话,相爱容易,相处太难。许晴华、赵士奇,性格都很强势,再加上当时还很年轻,不知道彼此退让,婚后争吵不断,中间又夹杂着赵士奇父母的一些挑拨,两人最终分道扬镳。离婚之后,赵士奇没有再娶,许晴华也没有再嫁,因为有女儿许多这条纽带,两人关系却是缓和不少,仿佛又回到热恋时的那种美好时光。赵士奇去银台任职,很长时间打不开局面,多多成绩又下滑厉害,就辗转托关系,把许晴华调到银台,助自己一臂之力。反正已经没了夫妻关系,倒是用不着回避。许晴华说到这里,哽咽起来,苦笑道:“海洋,你第一次来家里,我就和你说这些陈芝麻烂谷子,你不耐烦听吧,哎,女人就是女人,肩上扛不住事,总是想找个人倾诉,我心里苦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憋住。”
刘海洋没有想到,许晴华和赵士奇之间竟然有这样辗转曲折的情感纠葛,安慰道:“谢谢书记把我当作知己,看得出来,您和赵书记之间,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现在许多也长大了,双方为什么不能都后退一步,把婚复了,这样许多也就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庭,您也用不着这么辛苦了。”许晴华以手加额,泪光闪烁道:“海洋,复婚的事,我也想过,赵书记现在官运亨通,是钻石王老五,身边不缺少年轻貌美的追求者,而我年老珠黄,这时主动提出复婚,赵书记心里会怎么看,就像这苇蒿炒肉片,炒第一遍时,肉片鲜嫩,苇蒿脆爽,保持着各自的特点,合在一起,却是一盘好菜,要是再热一遍的话,肉也烂了,苇蒿也糊了,没了各自的特点,互相迁就,这菜也就糊了,只能勉强下口,至于滋味,那是不能强求了。”许晴华以菜喻婚姻生活,倒是别开生面,细想之下,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刘海洋一时半会找不出合适的话语来安慰许晴华,也就沉默不语。吃完饭,许晴华把碗洗了。刘海洋一看表,快十点了,正想着,要不要提出告辞。许晴华却说道:“海洋,感谢你听我唠叨这么久,把心里话说出来,我感觉轻松不少,家里好久没住人了,我们还是去住宾馆吧。”
小区不远就有一家连锁酒店,所以也用不着刘海洋开车,两人步行不到五分钟就到了酒店。刘海洋洗了个热水澡,身体有点疲乏,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眼前闪过许晴华楚楚动人的面容,竟和初见张晶时的情景,有几分相似。
刘海洋心里给自己一个警告:“许晴华大着自己好几岁,身份特殊,要是惹出什么风花雪月来,怕是难以收拾,一个张晶,一个陆霏霏都让自己累得不行,搭上许晴华,只怕是吃不了兜着走。”刘海洋这样冷静一想,对许晴华的情欲就冷却不少。
许晴华住刘海洋隔壁,躺床上,望着天花板,禁不住胡思乱想:“今晚我是怎么了,对刘海洋说了这么多陈谷子烂芝麻,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我对他有非分之想,我比刘海洋大那么多,没有可能啊。”想到这里,许晴华脸颊通红,不敢再想下去。
一宿无话。第二天一早,刘海洋、许晴华驱车直奔兴水县开发区。兴水县紧靠丙西市郊区,四十分钟的车程,也就到了。
兴水县城狭小破旧,道路状况一般。兴水开发区位于县城正南方,很好找。两人到了地方,下车一看,说是开发区,不过是一圈围墙,圈起来的一大块土地罢了,空地中间有一道坑洼不平的主干道。主干道两边长满一人多高的杂草,有几块空地,被当地居民开辟出来,种上了蔬菜。
许晴华与刘海洋相视而笑,均想:“百闻不如一见,兴水开发区是这样一幅状况,连起步阶段都算不上,不要说,全部满足博金机械提出的条件,就是倒贴企业几百万元,博金机械也没有在这里落户的可能性,这次两人算是来对了,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
刘海洋开着车,沿着主干道往里走,沿路经过四五座厂房,工人稀少,开工不足的样子。远处有一块蓝色的金属牌子,悬在空中,上面四个大字“阳光不锈”。这四个字,诗意黯然,只是猜不透,竖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刘海洋将金属牌子,指给许晴华看。许晴华爱好文学,上学那会,喜欢过一阵子朦胧诗,当下笑说道:“这几个字,像是诗歌,倒有意思,现在写诗的人,一会前现代,一会后现代,我都看不懂了。”刘海洋大有同感,哈哈笑道:“现在的诗歌,说白了,就是空格加回车,好好的句子,非要拆的支离破碎,晦涩难懂,诗人还偏偏自我感觉良好。写诗成了笑话,诗人骗不了别人,也只有骗骗自己。”
许晴华也笑起来,道:“你把诗人说得这样不堪,当初为什么还要念中文系,哈哈。”这个问题,刘海洋倒是不容易回答。
两人走到牌子近前,仔细一看,还有两个金属字掉在地上,锈迹斑斑,却是一个“钢”字,一个“厂”字,连在一起,却是“阳光不锈钢厂”,没有半点诗意可言。刘海洋、许晴华面面相觑,笑得直不起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