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朝文官们在议政大殿中吵得不可开交,年轻太后看着下方的群臣,面如寒霜。
“文贼欺人太甚,安敢如此辱我!”
太后心中在咆哮,虽然这半年来文官集团让她吃了不少亏,但如此指名道姓的骂还是首次。
“娘娘,小不忍则乱大谋啊,为了大局您必须忍着点儿。”身后的季姓秉笔太监察言观色,传音规劝。
“好!很好……刑部侍郎棋同伟,哀家记住你了。”
在极度的愤怒之后,恼怒的年轻太后也慢慢的冷静了下来,她知道,即使惩治了棋同伟,对整个文官群体来说也没有任何损失,反而有可能被他们当做动摇自己权威的证据,太后无能,议政大殿失态,咆哮众臣,有官员因言获罪……或许明天的报纸头条就是这些。
“令狐彰!你身为九龙庙大主祭,下属却公然毁坏人道龙脉,践踏王朝威严,该当何罪!”
“不思己过,反而指使不晓事的官员呵斥殿下,你到底是何种居心!”
“苍髯老贼,皓首匹夫!身负皇恩却助纣为虐,天下无耻之人当以你为首!”
复古党众在大殿之中声嘶力竭的怒吼着,不依不饶要把责任分担到龙庙身上,涉及到复古党的生死关头,这帮人已经不再顾忌以往的颜面,完全撕破脸了。
“好一个无耻之尤!数月来也不知是哪些官员以严查反诗的名义四处串联,最终闹得不可收拾……”其他派系跳了出来,开始把争论阵地转向石头城。
“半月前,石头城一名九岁男孩居然当街被捕,他干了什么?他不过是念了两首诗!”
“住口!我大恒自有国情在此……”
“荒唐——”
“可笑——”
复古党自然不会坐以待毙,石头城又不是只有他们一方参与,现在却让他们单独背锅,哪有这么容易。
于是朝堂中的内斗开始升级,各方不断爆猛料,对于报纸头条的竞争愈发激烈了。
相比文臣集团的争吵,大殿上另一边的武官集团这个时候集体在沉默着,有的人脸色凝重,有的人幸灾乐祸,有的人咬牙切齿,有的人陷入沉思,还有的人如风火连城般心不在焉,不一而足……
高台上的太后看着他们的表现皱起眉头。
武官集团的领袖,五军都督都不在玉京城,某种意义而言,他们比文官集团更危险。
“早知如此,哀家当年就不该听取楚贼的提议,让那些老帅辞官归乡。”太后心中不禁生出悔意。
武帝一手打造的军工集团联合体,在他去世后依然有着如日中天之势。
尽管恒朝最为强大的人皇近卫军,在帝崩事件中毁灭,但飞空舰队仍在,四大边军和内陆军团毫发无损,恒朝的军事实力并无多大损失。
之后的灭魔战争完美体现出了这一点,恒朝军队依然有着镇压全云陆的实力。
可惜,这种实力在很多人眼中威胁巨大,联系上疯狂清洗守旧派的萧青山更是让许多人夜不能寐。
太后高照容就是其中之一,她恐惧于军方和内阁首辅的联合,在有心人的撮合下,改变了这种格局……
恒朝最高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由此生变。
维新时的五军都督府正副共十位都督,皆是重臣名将,节制内外诸军事。
但帝崩时死了三位,雨血之夜又死了两位,剩余的五位都督除了楚天缺外,都被萧青山牵连下台,五军都督府一时处于真空期。
文臣集团借机想把五军都督府纳入内阁体系,让六部中的兵部成为凌驾都督府的最高军事机构,但这遭到了武官集团的激烈反对,四域边军共同推举出四位边军都督,不再换驻玉京城,五军都督府自此名存实亡。
以为打倒萧青山就能放手执政的年轻太后,发现朝野并没有卖她的人情,新一届的文武百官把这项功绩放在了楚天缺身上,她依旧是个傀儡,地位声望反倒比以前更差了。
悔恨交加的高照容只能在深宫中默默舔伤,她在朝堂摆出泥塑木偶的姿态,在后宫中开始研习史书,培植势力.
当半年前再次执政时,除了身边的宦官和女官团体,她还取得了国师的支持,但这依旧没能改变她的处境,满朝文武虽然不再视她为傀儡,但也仅仅把她看成张牙舞爪的小猫。
皇族宗脉以及荣辱与共的开国勋贵已经死的七七八八,皇室威望大损,休说她这手段稚嫩的年轻太后,哪怕就是史书中那些能力超群的女杰复生也翻不了身。
再次被打击到的高照容只能把希望放在野生党派上,已经山穷水尽的维新残党在女国师牵线搭桥下,与她一拍而合。
有了维新残党的智识辅佐,她这个深宫太后终于有了看清大局的机会,可惜为时已晚。
道门与恒朝联手发动对外战争,输出内部矛盾的计划,已经由她首垦。而道门,军方,内阁这些势力达成一致后,并不需要皇室调节,她的地位被复古党这个代理人篡夺,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
道门要的是与恒朝合作,而不是皇室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