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字字精妙巧作答(第2页)
八位作答之人中除陈堂主答对以外,其他人所答不一,或许众人没想到答案会是如此,于是纷纷不解的看向洛千丝。
洛千丝静温婉解释道:“兵器无好坏,武艺无止境。兵器之利,不在于刀锋之快,不在于剑气之强,而在于学武之人的神思。若学武之人神气集益,韵思捷敏,内蕴深厚,通体灵窍,可以树叶化剑,以沙土作器,以清风为刀,以细雨为戟。其威力之大、气势之浑,胜过任何神兵利器。”
台下众人闻得此言,暗叹言之有理。
洛千丝继续道:“武艺亦是如此。武艺之高,不在于法诀之妙,不在于招式之狠,而在于学武之人的心境。若学武之人以天为法,以地为诀,因日创招,因月建式,则天地万物为之养身,日月星辰为之修心。其心性之广、境界之高,远超任何武功心法。”
此言一出,台下又是一阵惊叹。
谁能想到这洛小姐看上去只是一柔弱女子,不仅气质蕴涵令人难以忘怀,其言论举止更令人耳目一新,真真世间罕见!
三大公子心中亦作此想。
洛千丝温婉看着台下众人,继续提问:“下面请听第六题。请问这‘谈文论武’无声剧作何解?”
几乎每一题都让台下众人议论纷纷并且好奇不已,洛小姐不仅节目安排得非同凡响,就连题目也问得不同寻常。
于是又取八人上台作答。似乎现在大家都变得聪明了,不管自己知不知道准确答案还是愿意上台一试的,因为那样就可以离洛千丝更近一点了,而且还可以在这么多人面前露脸,何乐而不为?
所以这三道题想上台的人比之前多了很多,只不过这次最先上台的是面色沉静的池宣枫。
这让素蝶感到很惊讶的同时也很惊喜,因为她相信宣枫师兄一定会胜的!原本还以为他不屑于回答此类问题会依旧静坐在位子上不上去呢,没想到他也熬不住了,心里不由大笑了两声。
待八人下台,洛千丝这次却没有像之前那样,先让银屏从第六号瓷瓶中取出红纸条再看八人答案,而是在独自看完八人答案之后连红纸都不取就直接宣布池宣枫胜出。
台下众人又是疑惑又是奇怪,纷纷不解的看向神色镇定的洛千丝。
洛千丝打开池宣枫所交的答卷,清晰念道:“谈文一幕上,琴奏《高山流水》一曲,意在知音难遇,若逢知己,应当珍视;棋下“十八连环”一局,意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书写《请君莫愁》一文,意在人生百态,应当泰然处之;墨洒《锦绣山河》一画,意在江山如画,应当爱我国土。”
洛千丝念至此处便停了一下,十分赞赏的看向池宣枫,台下众人也把赞叹的目光转移到他身上。
洛千丝朝池宣枫颔首一笑,又看向红纸,继续清声道:“再品‘陶然’之茶,养怡然之性;吟游子之诗,感至亲之恩;作忠义之赋,悟为政之道;谈孙子之兵,通行军之法;论历史之流,知古今之势。而论武一场中,十八种兵器,十八般武艺,共分九组,两两相比。每组三招,招式虽猛,却无杀意;拳脚相加,却无伤亡。意为世人习武,不在争强好胜,不在你死我亡,而在锄强扶弱、保家卫国。无论习文练武,无论于人于己,家国天下,江山社稷,不说兼济天下,亦不独善其身,以此为训,可至《大同》。无声一剧,意在讲‘君子之道’!”
洛千丝念完之后,台下众人亦是惊叹不已。一为池宣枫,不仅将台上所有人的行动、言语、器物看得一清二楚,还将其中大意解释得如此明朗透彻,不愧是天下第一庄的大弟子!二为洛千丝,她虽为女子,但其才智、学识、见解、聪慧不差于任何男子!
美丽温婉的洛小姐吩咐银屏从瓷瓶中取出红纸条,拿在手中翻给大家看,只见上面写着八个字:君子之道,是为大同。
洛千丝看向池宣枫,婉约笑道:“池少侠果然才思敏捷!其余七人所答或不全、或偏差、或赘余,唯独池少侠所答字字精妙,句句在理,将无声之剧看得明白透彻,千丝深感敬佩!”说着她便向池宣枫赞许的点了点头,又别有深意的看向三大公子,那目光似乎不同寻常,又似乎温柔如旧。
三大公子迎着洛千丝那浅笑盈盈的目光,皆是各自相望一眼,又各自意味不明的抿唇一笑。
而其他众人则齐齐看向池宣枫,他却只是坐着几不可察的颔首示意,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