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朵芙蓉帐 (.com)”查找最新章节!
因为柳曼殊赌气吃坏东西吓到何田田,秦思鹤一个月没理她,一切事物都由啸宇转达。
柳曼殊从其他小丫头那里得知何田田因为以为自己差点害死她腹中孩子哭了特别伤心,心里五味杂陈,一个是想着皇后有孕,生下若是男胎,就是嫡长子,金尊玉贵,她腹中的确是挂名的禹王世子,不能认祖归宗也不能承认生父,着实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另外一个是觉得牵扯进何田田属实不是她有意的。所以后面何田田再来看她,她只字不提那天送错了的吃食,两个人的关系到还是和之前差不多,只是何田田看见她总比之前更小心些。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何田田因为有点怕热,不太出门,但想着柳曼殊现在肚子一天比一天大起来了,暑期溽热,怕她身子吃不消,便同秦思鹤说要不要带柳曼殊去老太太那住两天避暑。老太太也差人送过信来说想何田田了。
秦思鹤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处理极乐阁里的事情,何田田问他要不要一同去,他说自柳曼殊月份变大,事物处理大多到了他这边,一时半会也离不开,让何田田和柳曼殊一起带着些人马去就是。
实际上,秦思鹤已经查到了之前一次遇刺是曹丞相他们那边动的手,这段时间朝局不稳,小皇帝虽然眼见就要有子嗣了,却还是忌惮他那个对皇位贼心不死的兄长赵王。
这赵王年少领兵,不过弱冠就已经掌握了帝国四分之一的兵力在手,因为从小杀伐过甚,先帝觉得他煞气过甚,行事狠恶,做将领可镇守山河,做帝王却少了几分仁慈,所以在立太子前就已经给他封了赵王,世袭罔替,明旨他此生及后世都为王而非帝,若他识趣,这个位置和他的手里的兵权足以保他此生锦衣玉食。一开始小皇帝登基,他在边塞戍守,倒也安分,可小皇帝登基几年也没什么实际作为,尤其对边疆事物,他主张贸易互往,开拓市场,互惠互利。可赵王却主张攻城略地,将那塞外的肥沃草原和成群的优品军马和牲畜都纳为己有。这便引起了他的不满,几次上书都被驳回,最后将他从边塞调回了京城,他一直心怀愤懑。而自始至终压制他没有彻底与小皇帝翻脸的先帝留下的一个镇位棋,就是一支在秦思鹤手里的一支精锐。
秦思鹤与老禹王一向不理朝政,先帝正是看上了他对朝政无心,这才临终托孤,将那支最精良的部队留给了老禹王。
老禹王当初并不想接,当时禹王妃初初有孕,老太妃也不想儿子接受这支军队,却刚巧碰到另外一个皇子,秦王造反,老禹王不得不出手参战保皇。各种征战耗了老禹王的身体和精力,王妃也意外被擒做威胁,老禹王竟然直接让人放箭打算射杀王妃以不被威胁。最后还好王妃身边的一个嬷嬷突然扑了出来帮王妃挡了致命的一箭,秦王当场被射杀,禹王妃受惊早产难产,七个多月就把秦思鹤生了下来。
尽管老禹王随后王妃生产他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的守了三天三夜,王妃的心也被伤透了,她再没同他说过一句话。夫妻二人就此离心。
秦王死后,老禹王很快的结束了秦王挑起的战事,然后就泡进了酒池肉林,再没参与过朝政,三年后,王妃去世,他就再没回过王府,甚至把秦思鹤也带进了青楼楚馆,老太妃担心孙子,可儿子手握重兵,她的娘家也算得有权有势,为了让老禹王彻底脱离朝堂,秦思鹤不被那兵权所累,她被迫去了山寺修行,没有亲自带秦思鹤。
这事儿秦思鹤一直不知道,他所见父亲一直是泡在声色犬马里的,却不知道他还有杀伐决断金戈铁马的过往,直到老禹王离世,他才将那军队虎符交到了秦思鹤手里,说这虎符虽然对外已经还给了皇帝,原本也确实如此,不过回到皇帝手里没多久最后还是重新交给了老禹王,说这东西太过危险,老禹王曾经临危受命,处理的也极好,再交给别人皇帝也不放心,老禹王就只能传给了秦思鹤,不过对外这个并不存在与禹王府,这也算禹王府和皇宫之间的一个秘密,只有最危险的时候,秦思鹤手里这支军队才会启用。
但不知道为什么,此事好像泄露了,赵王一支不知道从哪儿得到了虚晃的消息,明里暗里其实有在对极乐阁和秦思鹤有所监视,秦思鹤知道,他一直隐藏的还好。最近因为小皇帝后嗣的到来和宽松边塞商贸政策对两方人民的影响加深,他想开疆扩土的想法越发的不容易被实现,便开始想方设法的想把小皇帝从位置上拉下来,而拉下来的第一步就是要把秦思鹤这个镇位棋拔除,最简单的就是杀了他,因此这段时间秦思鹤受到刺杀的次数多了些,都是些无足轻重的小打小闹,而最声势浩大的之前山里,却没有抓住把柄,这次秦思鹤打算趁着何田田和柳曼殊出去,分流一部分王府的守卫兵力,看看能不能引蛇出洞,引赵王一支在京中对他动一次手抓到些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