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问道无常 (.org)”查找最新章节!
新庵建好之后,福王请邱处机命名,邱处机想了想为其起名“玉虚观”。金世宗知道之后,亲自手书一副匾额,赐给了玉虚观。
玉虚观建好之后,福王特地挑了个好日子,帮着邱处机搬了进去。
虽然吴孚在道观施工建设之时曾经多次来过,不过现在陪着邱处机又重新参观一遍,随着邱处机一一讲解观中各位尊神的名称及来历,他对道教的了解就又多了几分。尤其在看到邱处机授业恩师王重阳祖师的圣像时,邱处机回忆起当初拜师之时的经过,以及入门之后师父在各方面对自己的教诲,虽然此时他已是人到中年,更经历了多年苦修,说起师父来却仍然是满含感情,吴孚听了也不由为之动容----此时道教于他,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宗教名称,而是以血肉丰满的多种人物形象鲜活地展现在他的眼前。
吴孚觉得“道”之于他是越来越亲切了。
随着玉虚观建好入住,金世宗的寿诞之日也近了。邱处机又开始着手筹办万春节醮事,好在弟子们都熟悉醮事科仪,大多数都参与或者主持过醮事,所以这时就由尹志平带领着做一系列的筹备工作,只在比较重要的程序上才需要邱处机出面或者做主。
除了重阳祖庵的弟子们忙碌之外,万宁宫的住持张法源道长在邱处机搬来玉虚观后多次前来探望,听说现在正在为皇上筹备万春节醮事,他当即表示自己万宁宫的道士都可以随时听任邱处机调遣。邱处机知道这次法事非比寻常,所以也就不客气地要过十几位道士来在玉虚观听用。
京城里远远近近还有另外几家道观,闻讯来了不少人前来拜访,听说筹备万春节醮事后也各自派出了人手,所以玉虚观虽然地处较为偏僻,又是新建成,却一点儿都不冷清,每天都是人来人往,道众云集。
周围的百姓也是闻风而动,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群前来观里烧香礼拜,一时观里香火十分旺盛,玉虚观在京城里更是名声大噪。
到了万春节这天,醮事还没有开始,玉虚观周围就已经围了个人山人海,幸好福王早就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提前让负责守卫京城的武卫军都指使司抽调人马过来维持现场秩序。
现任武卫军都指使司都指挥使的正是李荣,李荣派了两名副都指挥使各带五百人负责此事,其中五百名三三两两地分布在玉虚观周围,负责引导疏散人群及维持秩序;另外五百名则散布护卫在皇宫到玉虚观的路上,和殿前都点检司共同护卫皇上出行的安全。
醮事定于万春节当天辰时开始。
当天卯时刚过,皇城的应天门大开,先是一队队仪仗相对而出,而后皇帝、妃嫔及各级官员的车辇鱼贯涌出,从皇宫向玉虚观迤逦而去。
李荣陪福王走在殿前都点检司的护卫骑兵之后,紧跟在他们身后的就是金世宗的金顶玉辂,金顶玉辂之后依次是懿皇妃及一众妃嫔的车辇,车辇之后是文官武将的马匹和各色轿子,最后还是长长的一眼看不到头的护卫军士。
尽管金世宗生活极尽节俭,但是皇帝出行在历朝历代都是宫里宫外的头等大事,更何况正值皇帝寿诞,所以这支庞大的队伍仍然是极具威仪,龙栖鸾辂,凤舞霞光。
花团锦簇一般的皇家出行队伍一路招摇,缓缓而行,从皇城到玉虚观绵延了将近两里之遥。
沿途之上不断有百姓赶来围观、参拜,场面热烈却秩序井然。
当皇上的车驾缓缓行至玉虚观山门之前时,邱处机、万宁宫的张法源住持以及其他各宫观的住持、道众等排班来到观前迎接,把金世宗、福王、懿皇妃等人都迎接了进去。
一时道观之内云冠聚集,彩袖飘香。
此时玉虚观内已经筑好九个法坛,最大的主坛位于玉皇殿之前,其余各分坛则依次位于灵官殿、吕祖殿、祖师殿等各个殿前,星罗棋布,谨严有序。
辰时,醮事在玉皇殿主坛前准时开始。
此次醮事之上,邱处机责无旁贷地担任高功一职,作为醮事各执事之首,邱处机的“道德内充,威仪名备”自然是实至名归。
万宁宫住持张法源担任监斋,他已入道二十余载,在京城算得上是颇有威名的高道大德。
醮事上的都讲一职由尹志平担任。作为全真派第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无论是在重阳祖庵,还是在来青州的沿路之上,尹志平都以出众的道学修养、沉稳的行事风格得到了邱处机的首肯,更赢得了诸位师兄弟的称赞与佩服。山东的青松观、京城的万宁宫,道众不可谓不多,可是却仍然没有一位道士能够与之媲美。
醮事的其余执事,侍经、侍香、侍灯、知磬、知钟等职则分别由重阳祖庵、万宁宫及其他道观的多位弟子担任。
随着一声清脆的钟声,道场内外的人声都静了下去,紧接着听到铿锵的鼓点忽急忽缓地响了起来,声声震颤,似乎每一下都敲在人的心上。
金世宗先是肃立在坛前,听着管弦丝乐之声仿佛从很遥远的地方飘来,又像最柔软的云彩一样把自己层层包围住,心不由随着一颤,突然之间好像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无边的草原,高耸的森林,曾经多少次在他的梦中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