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加菲猫喝过了酒,马轶只好自己开车。
根据曹凡提供的线索,那名黑侦探住在卢沟桥,名叫石磊,绰号四石,年纪大概也在四十左右。
马轶知道,凡是在国内做黑侦探的大部分都有一定的社会黑背景,说是侦探,其实所接的活大多是帮人要帐,或者打听隐私之类的,其手段具有一定的黑社会性质,或者恐吓,或者给当事人设套骗财等,这些非法手段难免会触及到刑事底线,但这些人一般大错不会犯,小错不断,给社会造成极不安定的局面,危害极大,所以国家是坚决不允许黑侦探这种职业存在的。
石磊,既然从事这样的行业,估计也不是什么善茬,接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出发之前,马轶就已经做好了这种心理准备。
石磊住在卢沟桥的宛平城内。
宛平城在卢沟桥的东边,大明年代,这里是京城的卫城,也是出入京的交通要塞。最早令宛平城名声大噪的人是清官海瑞,据说他当时要进京赶考,就投宿在宛平城,结果顺便收拾了当地的一个恶霸,后来,海瑞的第一个官职就是宛平县令,做了许多为民解气的事。当然,这些都是传说,并没有严谨的历史考据。众所周知,宛平城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的最重要角色就是七七卢沟桥事变的发生地,当时驻守宛平城的29军与日本人浴血奋战,维护了民族的尊严。现在宛平城的城墙上还保留着数个当年被日本人炮轰过的弹痕。
由于特殊的历史意义,现在的宛平城与当初有着很大的区别,城墙依旧保留,城内有一条直通城门的东西向大道,道的北边建有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还有一些和抗日纪念有关的单位驻扎于此,道的南边有一些民居,虽然经过修缮,但大体上还保留着原来的风貌。
夜里十点左右,马轶和加菲猫来到了石磊所居住的院门前,铁门,围墙很高,刚要敲门的时候,里面已经传来了脚步声,接着,门开了,一个中年男人披着一件军大衣站在门口,借着路灯的光,这个中年男人看上去瘦瘦小小的,一双眼睛精光四射,他打量了一下面前站着的两个人:“警察吧?”
马轶知道肯定是曹凡先报了信,于是点了点头,并拿出证件来晃了一下。
石磊显得十分热情:“资料都给你们准备好了,先进屋吧!”
马轶没有想到面前这个人这么痛快,于是和加菲猫一起跟在这个人的身后。
老式的四合院,石磊领着两个人走进了正屋,坐北朝南。
进了屋,马轶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猜测完全是错误的,这间屋子与其说是客厅,不如说是书房,到处都摆满了书,很杂乱,一张书桌上放着两台脑,一个台式机,一个笔记本,从摆设看,这个石磊绝不是那种具有黑社会背景的人。
石磊来到桌子前,把笔记本调了个,推到了马轶的面前,“你们要找的人就是她。”
马轶定睛一看,笔记本的屏幕上是一个女孩的照片,相貌在二十三四岁,但透着一股子成熟劲,正如曹凡所说的,这女孩长得很漂亮。
石磊拨动鼠标,一连几张照片,均是这个女孩,但看得出来,全部是偷拍的。
“先跟我们说说这个女孩的情况吧!”马轶问道。
石磊坐了下来,看了看马轶,突然笑了一下:“警察同志,你们不会追究我这些事吧,毕竟我也算给你们提供线索了。”
加菲猫趁着酒劲刚要说些什么,被马轶阻止了:“你的这些事我们暂时可以不问,但还是劝你一句,以后这种事少做……”
“都你们来调查了,要我们警察干什么?”加菲猫打了一个嗝说道。
“其实我的专业是写小说的,这不是挣点钱花吗?算了,还是说正事吧,”石磊放松地说道,“这个女孩本名就叫凤凰,姓凤名凰,这个姓比较少见,她家是高知,父母都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的教授,但她和家里的关系不太好,基本是自己过日子,你要问她职业,其实谈不上什么职业,导购,洋酒促销员什么的,都是短期工,没有固定的,当然,我所说的情况是大约一年前了,现在做什么,我还真不清楚,当初她住在海淀四季青桥,是租的房子,现在搬没搬我也不知道,不过她的户籍所在地是北京海淀区,应该能查到。”
事隔一年,石磊手头的资料已经算是不错了。
“她和叶从容是怎么认识的,你知道吗?”马轶问道。
石磊沉思了一下,打开一个文档,说道:“关于她和叶从容的关系,我觉得这里可能有点误会,至少我认为,不是象曹凡说的那样,两人是情侣关系。当时,我跟了这女孩一周的时间,从来没有见过她和叶从容有过联系,甚至连一个电话都没有打过,女孩也有一些朋友,但也从来没有听她和这些朋友说过叶从容,给我的感觉,好象她根本不认识叶从容似的。”
这个情况完全出乎马轶的意料,难道出了演出现场偷东西的事情后,凤凰和叶从容就立即断了,再也不联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