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2页)
皇帝忍不住问,“她的身份有问题?”
“不知道。”唐二十六说:“现在还没确认,人家也没做什么,我不好给往上按罪名。”
皇帝心道,但你这模样,分明就是在说,那姑娘很危险。
不过他今天也不是来看美人的,只是见到了顺口一提。很快就提起了正事,也就是‘大风筝’的事情。
皇帝当然不是自己突然想到天上去飞一圈,纵使是他自己很想,下面也一堆冒死谏言,不让他去冒险的。
关于‘大风筝’,皇帝其实是想用来传信。
如今的信件来往,普通百姓家暂且不提,一些富商或是江湖大侠们也估且不论,单单说朝廷这边,都是走加急。说是加急,也不过是快马不停,中途再换马换人,一站站这么过来的。
想也知道,这个加急其实也没有多快。
但如果有了‘大风筝’就不同了,大风筝飞得高又飞得快。来往边关一个来回也就一两日的功夫,比起以往一走怎么也要一月打底的时间来算,简直不知是快了多少。
皇帝说完,这才道:“不知这‘大风筝’唐姑娘手里有多少?”
唐二十六手里自然是不少的。
至少几个传信的还是拿得出来,只是,“架着‘大风筝’飞到高空,在下面看来,那就是个小黑点,或者是大鸟。若是流传出去……”
诸葛正我接话道:“若是被不怀好意的人例用,用这东西做什么事,也不好防范。”
唐二十六点了点头。
并顺手举了个例子,“例如我现在将皇上一抓,然后架着大风筝跑了。你们连关城门搜人的机会都没有,更不可能知道我往哪边去了。这可真是如鱼入海,鸟入林,连个查的方向都没有。”
皇帝:“……”
为什么是抓朕。
不过这个‘不服气’的想法想完,皇帝立马便反应过来,这的确是一件得细细谋化的事情。
唐二十六一指那边的朱停,“朱老板的本事不需我多说,给他时间,相信他自能做出来。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那‘大风筝’能不能给你们,而是得要一个章程。”
“毕竟,我可不想往后每天出去抓‘风筝’。”
冷血站在一边,茫然的看了过去,“为什么……”
“若真的有朝一日要出去抓风筝,八成事情要落到我们师徒身上。”诸葛正我打断了他的话,“到时候你去了,唐姑娘会坐在家里看热闹不成?”
冷血:“……”
冷血不开口了。
诸葛正我又道:“唐姑娘可有什么好主意。”
唐二十六心道,并没有的。
难道还能叫你们实行空中管制不成,但这又怎么管?毕竟不是高科技时代,很多想法也只能是想想。
若非如此,在你们提出为了传信时,拿出手机电话岂不更妙?
都不用一两日,瞬间的事,就跟面对面似的。
哦,除了摸不着对方。
但唐二十六毕竟不是什么科技达人,而且这些东西也不是一两样就能齐的。首先信号问题得解决,然后各种零件得加工……反正她是只知道怎么用,不知道怎么弄。
诸葛正我见她是真没主意,这才道:“我先前想了想,可以只拿出少许专用。配给心腹可信之人,再在每一个上面填加编号。专人专用,用完即回收看管,来回行程也需报备清楚,时间上不能差太多……”
这是怕被人拿去研究,也做出这样的东西。
尤其是不能给敌军知道。
“这‘大风筝’若是低空飞,卡着箭能射到的范围去探敌情,简直是一大利器。到时只这么一架‘大风筝’一个人,就不知抵多少的侦察兵。”
唐二十六越听越觉得,像皇帝和诸葛正我这样的人,果然站在高位,看得要更多更远。更主要的是,他们每一个想法都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能让这个朝代变得更好。不论是看到什么东西,首先想到的都是能用在什么地方。
看到辣椒想得是可以给边关将士御寒,看到‘大风筝’想得是可以用做传信,还可以探测敌情。
这样的人,唐二十六一向是敬佩的。
“这事我懂得不多。”唐二十六道:“皇上和神候商量,到时需要我帮忙的时候,说一声就成。”
顿了顿,她又补了一句,“有其他需要的东西,也可一并说了。”
这样利国利民的事情,她自然是不会拒绝的。
这话一出,皇帝更加觉得,唐二十六是个真纯粹之人。
而自己直到现在,竟然只送了几张图纸(还是宫九献上来的),其他的一点儿也没有。
不行的话,改天再赐一座别院吧,京郊避暑用的。
还有,该给冷血升官了呀!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唐二十六 (.org)”查找最新章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