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从蛮荒之地开始征伐三国 > 第5章 脱笼之鹄

第5章 脱笼之鹄(第2页)

    二人一路聊了不少,张任一开始还十分拘谨,后来才发现刘瑁与其他上司不一样,并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说话做事有文士的睿智,也有武人的豪爽,颇合他的胃口。

    一路的交流,让二人关系拉近不少。

    刘瑁给张任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气质优雅,谈吐不凡,有大志向。

    刘瑁顺利地接收了杨怀的兵权。受伤之前,本就是他为统帅。

    总共也没多少人,八千东州兵,两千青羌兵,六千益州兵。

    估计一开始的时候还是有两万人的。打仗总是要损耗的,不论是钱粮还是人员。

    杨怀是追随刘焉的老臣,是刘家的家将,说不好会选择他们兄弟谁,但肯定是忠于刘焉忠于刘家的。

    所以他对刘瑁来接手前线的指挥毫无异议。很快便完成交接,顺便将战场形式对刘瑁做了汇报。

    贾龙不是庸才,曾经与董卓一起大败过羌兵,又组织川中义军大破益州黄巾,杀马相、迎刘焉。

    不论威信还是用兵之道都是不错的。

    所以才有刘瑁之前的战败受伤。

    杨怀打不过他也是正常的。

    当然,这场战争能拖这么久,跟双方阵中没有强力猛将冲锋陷阵也有许大的关系。

    估计这也是讨伐董卓时能凑十八路诸侯,但之后不到一年便少去一半的原因吧?

    强兵猛将才是乱世王道。

    当贾龙在战场上看到刘瑁时,脸上有些不自在。因为他同时看到了张任。

    张任的能力他是非常清楚的,当年能战胜马相,跟他手上有这员猛将有很大的关系。

    很可惜的是这次起兵反焉没有说服张任。

    而刘瑁,虽然被他用计击伤,但却也不敢小觑。正是这个刘焉的三公子把他已经攻至成都的大军赶回了武阳。

    若非任歧在犍为任职多年,多有支持者,粮草军需充足,恐怕早就败了。

    将是兵的胆。

    刘瑁遣张任出战,大破叛军。追击十里,贾龙无奈撤兵城中,拒城而守。

    贾龙手中兵力不足,几番鏖战下来退进武阳城中的顶多五千守军。

    但也就是这五千守军,却把刘瑁大军堵在城外多日,不得寸进。

    兵法有云:“……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刘瑁手中的兵力可以与叛军对战,但要攻城却很困难,更别说围城。

    刘瑁召集众将校商议对策。

    杨怀不急,毕竟刘瑁刚来四五天,打了一场胜仗,将叛军堵在城中闭门不出,已经比他强多了。真要几天就破城平叛,结束战争,他多没面子?

    张任有点立功心切,却又不好争先发表意见,毕竟他刚来,在军中还无威信。

    “围城!”

    这是刘瑁最后做出的决定。

    “公子,我军仅三倍于敌,如何围得住城高池厚的武阳城?”杨怀对这个决定表示怀疑。

    “围三阙一!”刘瑁道。

    “武阳粮草丰厚,恐敌不会弃城而出。吾等分兵,则无兵力之优也。”杨怀又道。

    刘瑁:“差矣!吾等分兵围之,则其必分兵防之。我们围三门,而他们必守四门。兵力依然居优。”

    杨怀想了想,再不作声。早知三公子勇猛有加,却不知他脑子也这么好用。

    刘瑁见张任若有所思,出言问道:“伯当,你以为如何?”

    张任有些拘谨,从前为官都是依令行事,他没想到刘瑁会征求他的意见。

    “末将以为公子之计可行,但围城之兵不宜太多,需留主力主攻一门,给敌压力。吾愿为主攻先锋,领兵攻城。”

    刘瑁摆了摆手:“围城之兵可以少,但却必须有将驻守。否则敌人容易择一门而败之。你二人各领兵三千分别把守东西二门,我来主攻。”

    “公子初愈,岂可再犯险境?”杨怀能力如何刘瑁尚不清楚,但其对刘家的忠心却是显而易见的。

    刘瑁:“无妨,吾有妙计。”

    张任站起来领命:“任愿从公子调遣,但吾仅需千人足矣!”

    刘瑁:“吾岂不知伯当勇猛?然兵之大事,不可意气用事。”

    张任:“那两千足矣!”

    刘瑁知道张任这么做也是为了给他多留下一份保障,也是张任忠心的一种体现。

    为了不打击张任忠心护主的积极性,刘瑁点了点头:“好!便与你两千青羌兵,去围东门,不放一兵一卒出城!”

    “喏!”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从蛮荒之地开始征伐三国 (.org)”查找最新章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一品狂后:江山美男入我帐 废土上的神 惹火小娇妻 全能漫画人生 念而不安 中野家的长男从不败北 超能事务所 学生之修真狂龙 农家长姐:带着空间去逃荒 我都重生了,还打什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