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服承载的不仅是一种生活美学,更是无数族人生活方式的延续。古人云:汉服之美谓之华。华是一种气度,一种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一个人,一件深衣,一份信仰。
为什么我穿起最美丽的衣衫,你却说我行为异常?为什么我倍加珍惜的汉装,你竟说它属于扶桑?为什么我真诚的告白,你总当它是笑话一场?为什么我淌下的热泪,丝毫都打动不了你的铁石心肠?在哪里,那个信义之乡?在哪里,我的华夏儿郎?我不愿为此痛断肝肠,不愿祖先的智慧无人叹赏,不愿我华夏衣冠倒靠日本人去宣扬。所以,我总有一个渴望,有一天,我们可以拾起自己的文化,撑起民族的脊梁。记住吧,记住吧,曾经有一个时代叫汉唐,曾经有一条河流叫长江,曾经有一对图腾叫龙凤,曾经有一件羽衣——名叫霓裳!
所以,我一直以来有个梦想,希望在每个传统节日里,所有的华夏族儿女都能穿上属于我们民族的衣服——汉服。衣裾飘渺,不再有遗憾。”
听了听了林蕴颖的话,记者们才恍然大悟。他们不禁为蕴颖的民族情怀和汉服的文化内涵所感染,为她热烈地鼓起掌来。
林蕴颖接着说:“我们是礼仪之邦,衣冠大国,我今天所展示的只是汉服的其中一种,大家如果想要了解和欣赏更多的汉服种类,感受更深的汉服文化,机会就在眼前,20天后,就是我们临清一中一年一度的毕业生舞会和成人礼仪式,届时,我们将会全部身着汉服。欢迎到时候诸位记者朋友们前来参观报道。
听说到时候会有这样大的新闻,在场的记者们都兴奋异常,争先恐后的预约了参观和报道资格,这次的媒体见面会可以说取得了双赢的结果。会后,对汉服的报道竟然压倒了对高考状元的宣传,这大大超出l大家意料之外,并在社会上掀起了一阵汉服的热潮。
对于临清一中即将到来的毕业舞会,其影响规模竟然从往年的临清扩展到了全省乃至全国。大家都盼望着20天后能够一窥汉服的风采。
北都,郑家别院。郑牧尧正在竹林中练剑。他所练的这套剑法是小的时候偷偷跑去爷爷的书房,在爷爷收藏的那些孤本古籍中找到的。当时小小年纪的郑牧尧竟然一下子就被这本剑谱所吸引,小小人儿按着剑谱图示一招一式的练习了起来,郑老爷子回到书房,看到憨态可掬的孙儿高兴异常,专门花重金请来了一个武术教练来教导孙子练习这套剑法。
乃至于后来郑牧尧渐渐的形成了一个习惯,每当心情烦闷或者遇到难题的时候,都会来到这处别院练习这套剑法,越练习,他越能感受到这套剑法的与众不同,真正练的熟练了就会发现,里面的招式看似简单,实则千变万化,好似蕴含了很多东西,练着练着,有时候竟然能帮他给棘手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
可是他的父亲,现在郑家的当家人郑亭楷却对此很不以为然。郑亭楷早年毕业于国外的军事学院和著名大学的政经及法学专业,对于当前高科技的发展也深有研究。他当家做主以后,在世界各地创建了好几家高科技实验室。
他深信,当代社会科技为王,人才为王,谁掌握了最先进的科技水平谁就有了话语权。所以对于儿子竟然热衷于练习毫无用处的古代剑术他深感困惑。常常说,有这个时间你随便去间公司或者实验室学习下资本运营或者科学技术该多好,哪怕学习下射击也比你练剑强,难道有朝一日,别人用枪指着你或者用高科技精准打击你,你就准备用你的剑术来应对?
对于父亲的话,郑牧尧既不反驳也不听话,而是采用中庸的态度,你说你的我干我的,气的郑亭楷好几次都要动用家法。只是,只要有他母亲郑老夫人和他的妻子郑古曼颐在,他想动郑牧尧一根头发丝都要难于上青天。
作为百年巨族,北都第一世家,盯着郑家的人实在太多了,作为郑家家主独子,未来的继承人,就算郑亭楷不舍得动儿子一根汗毛,可是有的是人在打郑牧尧的主意。
三个月前,在郑家为郑老夫人举办的寿宴上,所有人都没事,偏偏郑牧尧就差点中毒了,如果不是他养的小狗嘴馋,而郑牧尧一向宠爱它,提前让它吃了一口,郑家继承人就要易主了。事后得知,这是一种高科技新型毒素,本身检测不出来有毒成分,但是一旦入口,和人的口部粘液混合,就会变成无解的剧毒。
郑亭楷大怒,动用了家族一切力量,才查出来,竟然是为郑家服务了三代的忠仆勾结郑家旁支所为。表面上看,案子破了,内鬼也揪出来了,应该万事大吉了,可是明眼人都知道,这个郑家旁支应该是个替罪羊。但凡人做事,都有利益驱动,只要看事情结果对谁有利即可,就算计划成功,郑牧尧被毒死,郑家家业日后也轮不到这个旁支继承。
郑亭楷为了暂避锋芒,按照大师指引,让郑牧尧到东南方暂避,谁知,那人的手竟然伸的够长,竟然探听到郑牧尧的下落并痛下杀手,如果不是郑牧尧命大,差点让他们暗杀成功。
无奈之下,只好又把郑牧尧接回北都,毕竟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比较安心。
此时,本该在层层防护的郑家大宅修身养性的郑牧尧却出现在看似毫无防护的别院,穿着睡衣,吃着早点,悠闲自在的看最新的报纸,突然,他一口水喷了出来,哈哈大笑的坐在旁边的好友兼表哥古子恒说:“知道你表弟我为什么总能化险为夷了吧,看,上次在临清被暗杀,老天爷专门派文曲星下凡来保护我,照这么说,我起码是“齐天大圣”级别,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