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域名(.com)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org)
陶家于十月初八的时候来李家下聘,足有十二件礼。很长一段时间内,此事在丰颂村和乌山村传为美谈。
李青青得了那五两多银子,算好日子,每隔两三天便去九环山送一篮子鸡蛋去,有时候会加一些新采的蘑菇或冬笋。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九环山的山贼们几乎没有不认识她的,都叫她俏厨娘。但她每次去九环山,见到百里烧也绝口不提对联的事,她几乎是不抱希望。直到十一月末,百里烧才把十副大小不一的对联交到她手里,并特意交代这些对联足够男女两方家里张贴。
下聘后,陶鲤仍是每天都来李家帮忙干活,但天气渐冷,李富贵和吴美华让陶鲤不要来得那么勤,但陶鲤仍是每天都来,挑水、掏粪、锄地样样都干。
秋去冬来,该播种过冬的种子早就撒进土里生根发芽了,该采摘的棉花也趁着天气晴好的时候摘了,簇新的棉花晒了几天蓬松的像一大坨白云。吴美华请村里弹棉花的工匠帮忙打一床大被子,给李青青当嫁妆。
吴美华找出一块大红布料将大棉絮拢上,一床大红喜字被褥完工,李家便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嫁妆了。因李青青上交了五两银子,吴美华和李富贵商议着怎么着也得多准备二两银子的嫁妆才是。是以,吴美华为李青青准备的嫁妆很丰厚,大家欢欢喜喜的过大年。
吃过年夜饭后,李家正厅里点着一根红烛,除了贺氏、李富贵、李青青、李招娣外,其他妹妹们全都出去玩了。吴美华把瓜子、花生、酥糖等装在攒盒里,大家围着炭火盆,一边聊天一边磕瓜子,一起守岁。
李招娣说:“爹,娘,二姐过几天就要嫁去姐夫家里了,以后二姐也像大姐一样,在外过年了。”
吴美华和李富贵觉得很难受,生女儿不比生儿子差,但等所有女儿长大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本地风俗是决不允许出嫁之女回家过年的,再过个十来年,大年夜就剩这对老夫妻孤苦伶仃的望烛兴叹。
李青青赶忙塞了一颗糖在李招娣嘴里,“招娣,你哪壶不开提哪壶是不是?乌山村那么近,就算大年夜不能呆在家里,白天我可以来帮爹娘准备年夜饭。”
那意义不一样,但谁也没点破。
贺氏坐在新买的摇椅上,前后摇晃,咧开没牙的嘴笑着。其他人看贺氏在笑,便也跟着笑了。
忽然,李富贵站起来,说:“你们听着,咱们家没儿子还是不行的!我跟你娘年纪都大了,不能再生了。但我想着,以后得挑一个聪明点的女婿入赘才是。”
李青青很赞成,“爹,这个法子好!”
李招娣说:“爹,要不就把我未来的对象预定成入赘女婿?”
“招娣,你这个丫头,就开始思春了是不是?”
李青青要钳李招娣耳朵,李招娣跑开,“二姐,我早就及笄了,又不是黄毛丫头,等你出嫁了,爹娘就该给我找人家了。”
“这么想嫁人!那你怎么不早点从娘肚子里爬出来?”
“没抢过你呗!”
李青青和李招娣扭作一团,开玩笑的打闹着,发出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吴美华给李富贵剥了一把花生,“当家的,也不知道青花过得怎么样?”
“青花嫁得不近,不可能说走就走去看她。明年得空,你去看看青花。”李富贵嚼完嘴里花生,又问:“青花的儿子该有四岁了吧?”
“二蛋四岁整了。”
“真快啊。”
李青青和李招娣打闹之时,也听到李富贵和吴美华说话,李青青坐回小杌子上烤火,“爹,娘,大姐明天会回家拜年吗?”
“谁知道呢?”
“可能会吧。”
李富贵和吴美华的答话都没底气,李青青怀疑大姐李青花是不是过得不幸福?“爹,娘,正月初一回娘家是惯例,大姐好像有两三年都没回来看过我们了。”
吴美华叹道:“青青,你大姐上要孝敬公婆,下要伺弄孩子,那么远的路,怎么走得开?”
李青青说:“娘,我记得大姐也就嫁在隔壁县,要是雇一辆牛车,两三个时辰总该到了吧?”
“牛车做得多颠簸,孩子都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