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域名(.com)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org)
正修书院独居一隅, 被林木遮掩,红墙绿瓦,飞檐翘角,宁静而优美。在书院外驻足时便可听见朗朗读书声,与两三里外忙着春耕的繁忙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正修书院仿似一个金钟罩,将学生和夫子们罩在里面,与世隔绝方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正修书院正门雕栏画栋,两个貔貅镇宅,门楹上镌刻着一副对联,上联:文以虎变,下联:志在腾云。正中间雕了正修书院四个大字,曾无数次从大门处来来回回,她今日才看明白这些东西。
李青青以闲人身份来,真是感慨万千。以前她从来都不觉得正修书院离她远,她是正修书院的一份子,既可以当厨娘挣工钱,又能在闲暇时搬个板凳去听夫子们讲课。她比学生们年纪大一轮,但她觉得自己并不老,因为她和学生们一样都有一颗渴求知识的心。
此刻,她既不再是厨娘,也不能像以前一样随意听课,大门也不再对她敞开。如今想来,在正修书院当厨娘的大半年,辛苦是辛苦,但她过得无比充实,跟学生和夫子们打交道也颇为简单,实在是一段极好的回忆。
陶鲤在她身边寂然无声,任由她盯着正修书院的大门发呆沉思。
良久,李青青才轻启朱唇,“夫君,大门紧闭,咱们从后门进去。”
“娘子,后门要绕一段路,何不就敲门等人来开门?”
“你敲门,若是厨娘没听见,正在上课的学生和夫子们听到了,岂不是打搅他们?去后门,多走数百步路而已,又没有多远。”
“好,娘子听你的。”
陶鲤和李青青携手沿着红墙并肩而行,红墙并不高,探头就能看到院内的景象,绿叶葱茏的桂花树,桃花半残,古松如精神矍铄的老人守护这座书院。
陶鲤望着参天古松,微微叹气道:“娘子,以前我们想来就来。”
“那是我在书院当厨娘,他们见你人老实才让你同来的,不然你也进不了。”
“对,还是娘子面子大。”
“夫君,你这话回答得极好,简直是聪明极了。”
未等陶鲤回答,她继续道:“夫君,自从正月到现在,日子过得好快,咱们历经太多变故,竟因祸得福有了孩子。包子铺开了又关,县衙大牢进了又出,银子花了又赚,唯有你一直陪在我身边。”
陶鲤修长又宽阔的大手揉捏着她柔滑的纤纤素手,“娘子,我要陪你一生一世。”
“一生一世那么长,不要随便承诺。”特别是贺氏突然离世,她更感人生在世悲喜无常,才赚了大钱至亲的人却走了。一辈子那么长,她只想跟陶鲤过好每一天。
后门的红漆剥落了一大半,虚掩着,陶鲤主动叩门。
一三十来岁圆润的妇人前来开门。
李青青率先打招呼问:“您就是新来的厨娘吧?”
“是是是,你们是?”
“你来之前,我也是当厨娘的。”
“原来是李大妹子。”
碰巧的是,这位厨娘的弟妹就是丰颂村人,有了那么一层关系,李青青和新厨娘很快便熟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