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雯这三十岁的老女人扮起小孩子来,还真有点不伦不类的,好在对方是一群孩子,心思单纯没看出她是装的,还纷纷出言安慰晋雯。
“没有,没有,我们不是故意砸你的,是不小心……”
“是啊,要不,要不我的糖分你吃吧,你别难过了……”
“哥哥,我的也给小哥哥吃吧……”
晋雯感动于他们的关怀,也只有孩子才会这样单纯,晋雯决定往后还是要多多出门,既然现在成了小孩子,不是也应该放开自己好好享受几年美好的时光么?
晋雯捏了捏手里团好的雪球,虽然手冷的红通通的,但是心里却开出了灿烂的花朵。
“嘿嘿嘿,看我的连环球……”
晋雯趁着孩子们还在争论着怎么给她赔罪时,瞄准杨大爷家的杨子旺小朋友砸了过去,一见命中目标,立刻撒腿就跑,还别说,长达小半年的锻炼,于逃命上还是大有长进。
瞧瞧,杨子旺还没醒过神来,晋雯已经跑出去十好几米的距离。
“嘻嘻嘻……来呀,来呀,输了吧,哈哈哈……”
晋雯在远处做鬼脸,这群小孩才反应过来,被晋雯骗了,小孩子是不讲究什么身份的,玩闹起来早就忘了晋雯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你一球我一球的打雪仗来。
晋雯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很少被砸中,倒是那几个大孩子,十分狼狈,因为晋雯专门躲在后头偷袭那几个大的,支援小的,不慎宽阔的村道上空,飘散着孩子们清脆悦耳的灿烂的笑声,响彻云霄。
跑的气喘吁吁的晋雯终于回到晋武身边时,已经是半个小时之后了,晋雯手里还牵着里正家的孙子,这时候晋雯才知道,原来里正并不姓杨,而是姓金,他的孙子叫做金团团,只有五岁,是个十分可爱的小不点。
至于里正为什么姓金,这就不好说了,想来官府是为了制衡杨树村中杨姓氏族,借以保证外乡人的利益的举措,虽然收效甚微,但也算是一个手段。
晋雯很喜欢这个长得可爱的小家伙,刚才打雪仗的时候,这个小家伙总是挡在她的前面,五岁的小身板哪里挡得住什么,不过晋雯还是很领他的情的,后来才知道,原来团团认得她,暖居宴的时候,全村都出动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见过她的。
“团团啊,我要去你家给你爷爷送年礼,你带我去好不好啊?”
在家里松鼠虽然也勉强算是一个玩伴,但是门房松树老大爷总是叮嘱他,主子与下人的规矩,久而久之,松鼠就愈加恪守本分,才不满六岁的孩子,整天像个小老头一样,成熟得很。
晋雯时常惆怅,如今做了小孩子,还是没能有几个发小,真是可惜。
今儿个遇见这个小团团,算是给晋雯一点小小的安慰罢了。
团团声音糯糯的,像是糯米团子,说话有点大舌头,十分可爱:“好啊,爷爷总说雯哥哥可厉害了,会识字会画画,还说过两年也给团团去识字。”
小团团很是羡慕晋雯能识字,在农户人家,读书识字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如果不是家有余财,一般都会是集全家之力供养一个孩子读书,考取功名,所以才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俗语出现。
听见小团团的话语,晋雯想起自己要请教书先生的事,虽然现在全府的下人都要求习字,但那都是日常用的几个字罢了,像稍有涵养的文言文,就连晋雯都读的十分吃力,因为古代的书籍是从右到左读,还没有标点符号,简直不要太深奥。
晋雯早就忍受不了这样的折磨了,她还计划着来年寻一位秀才或者举人,好好学几年文化知识呢,现在听团团说起,晋雯倒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杨树村是个穷村,哪里请得起私塾先生,村子里的孩子也是大多数目不识丁的,只除了那么几个在外头学手艺做活计的学得了几个字,可以说全村子都是文盲。
晋雯觉得反正自己读也是读,大家读也是读,说不定大家一起读书,没那么枯燥呢。
晋雯为自己做下的决定十分高兴,当下就决定问问武叔的意见:“武叔,你说要是我请了私塾先生在村子里教书,好不好?我自己一个人上课会很无聊的。”
晋武还没来得及回答,团团这个猴精倒是耳朵尖,兴奋地叫起来:“真的么?雯哥哥你要办私塾么?那团团可不可以跟你一起识字?”
好家伙,团团这一嗓子,把在家门口的路上扫雪的村民们都惊动了,纷纷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的问起来。
这个时候,不管是不是真心与晋雯交好,都满脸谄媚的笑容,寄到她的跟前来,其目的不言而喻。
往日里,晋雯极少出门,一来是因为年纪小,而来是不想太招别人的眼,一个人或许她的富贵会为她带来一些权势,但更多的却可能会招来旁人的嫉妒,谁知道今日一时口快,还是招来了“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