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塘别庄除了一百五十亩水田之外,还有一百一十多亩的旱地,在盛国,只要土地不是地力实在不行,一般都会种上冬小麦,然而,晋雯的地并没有赶上时节,实在无法,只好先种一茬黄豆之后在种一茬油菜充作绿肥。
栽种黄豆可谓简单之极,只需要先将土地用牛犁开,在晒几天,把草晒死,再把土块敲碎,将荒地里的碎石头捡干净,平整土地后,每隔五寸到七寸距离挖个小坑,每个小坑里丢三四粒黄豆种子,再盖上薄土,可以边挖边种。
只要豆坑不要挖的太深,以免发不出芽来就可以了,下种时间一般在清明节前后半个月左右,现在的的时候正式翻地晒地最好的时候。
种黄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豆子发芽之后,中途只需除草一二次就不用管了,即便是荒地麻烦些,也不过是除草次数更多一些,期间施肥一次就可以,如果是好地的话,连肥都不用施,可谓省事省力的很。
挖了鳄鱼池之后,那些曾“背叛”过晋雯的十几个下人正式有了自己的名字,继竹字辈之后,取了水字辈,水字辈的管事就是那个曾偷偷练习的男人,此人做事极认真负责,同时在水字辈里人缘很不错,晋雯便不计前嫌任命他作为旱地的负责人。
事实上,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并没有众多穿越小说里写的那样简单,好像只要是主角种下去的就一定能高产一样。
反而在不熟悉的土地上种着没接触过的农作物品种,能勉强种的活有一部分产量就已经老天保佑了,当然这是在没有当地农户帮忙耕种的情况之下才会出现的情况。
此时的晋雯自然不会面临如此尴尬的境地,她找来的三十个长工,就有十分之一在旱地里帮助水字辈的下人耕种,可谓万事俱备只欠耕种。
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晋雯犯难了,一百多亩地啊,全部中黄豆的话哪来的那么多种子啊?
晋雯愁眉苦脸的看着晋武,瘪瘪嘴道:“武叔,杨大爷昨天跟我说过了,村子里往年种黄豆的人不多,所以要买种子还真的有点困难,那咱们怎么办呢?”
事实上,有钱到哪里都不愁买种子才对,可是这样的事在紫金县却行不通,因为紫金县本身属于偏远的县,整体地形山多地少,种豆类作物的人本身算不得多,镇子上和县上的豆腐坊糕点房,都会收购农户手里的黄豆绿豆之类的作物,到了冬天,豆腐豆芽这样的菜色可是大受欢迎的。
这就导致了晋雯这样想在开春大面积种植豆类农作物的人买不到豆种,为此晋雯愁的饭都吃不下了。
要知道时间是不等人的,晋雯的头批秧苗已经插好五天有余了,就连新育的稻秧再有十来天天就能插秧了,结果地整好了,基肥也下好了,种子没买到!
可想而知,这时候晋雯的心情会是什么样子的了。
“公子,你不是将买种子的事情交给二狗和丰收两个人去办了么?他们速度会不会太慢了?”
晋武有些不高兴这两个人的工作效率,所有前院的事从男下人到长工的管理工作一应归他管,也就是说钱虽然是晋雯的,但是他们的工钱的发放却是晋武负责,每一个人的工钱是多少晋雯也许不记得,但是晋武确是一清二楚。
杨二狗和杨丰收每年的工钱高达十两银子,这在盛国可不是个小数目了,堪称现代的高级管理人才才能拿得起的工钱,结果现在就是这么一个买种子的工作这两个人都要误了时节,晋武当然感到愤怒了。
“他们赶着牛车出去别村买种子已经有四天了,应该就这一两天就会回来,但是也不知道能买到多少。”
其实本应该在年前就将荒地开荒的工作做完,奈何那时候晋雯口袋空空,总不能真的去贷款吧?没办法只能把事情拖到年后,就导致了现在的进退不得的境地。
其实这时候盛国已经有花生这样的好东西了,要说种花生也是好主意啊,可是没办法啊,盛国有花生却没有人会榨油啊,结果就导致了花生这种十分重要的农作物变成了鸡肋。
要说改良个农具那还有可能,毕竟晋雯怎么也是有家学渊源的,没见过猪肉也见过猪走,更何况她还亲手使用过很多种农具。
可要说发明榨油机这样的高科技产品,那还是别为难晋雯这个机械白痴了,在现代的时候连个什么电脑软件她都搞不太定,更别说做点这样的发明了。
如此一来,花生就被排除在外,盛国连玉米都还没有呢,盛国禁海之前玉米还没传进来,所以现在盛国许多高产量的农作物都没有,像是番薯、玉米、土豆这一类的,别的地方晋雯还不知道,至少在紫金县没见到粮铺有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