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猛问毕轨下一步打算如何。
毕轨说:“在下既然蒙上将军收留,并州后边的事情,所有的事情,完全听从上将军的安排。”
张猛想了一下,嘱咐道:“现在魏国朝廷,已经在冀州住了下来,洛阳带过去的兵马有十几万,冀州本地也有十几万。这样的话,魏国朝廷依然有二十几万兵力可以指挥。
面对这种形势,毕大人暂时不要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依然冒充是魏国的并州刺史,管理着并州的事情为好。”
马谡问:“上将军,要是冀州魏国朝廷知道了毕大人和桓范的事情,曹爽不会过来并州追查?”
“曹爽那边现在好像是惊弓之鸟,唯恐手下的各州郡投降我们,所以,后边就是知道了桓范的详情,也不会过来追查。
再说了,我们在那边的魏郡,青州边界,河内郡,河东郡都安排驻军,单等时机一到,马上进攻冀州。
在这种局势下,曹爽就是知道了底细,也没有能力过来追查。
呵呵,毕大人只管放心在这里管理着并州,到时候,我自有安排。”
毕轨一听,立马站直身子,喊一声:“末将听命!上将军放心,既然并州归顺了蜀国,从此以后,并州的所有事务,都按照上将军的指示处理,绝对不会出一点差错!”
毕轨说完,看看张猛,补充道:“禀告上将军,冀州的曹爽知道了底细以后,有可能派人过来追查,不管他过来多少人马,毕轨都有能力和他们周旋。请上将军放心!”
“好好好好!”张猛听了鼓掌道:“下一步,我到幽州去。幽州刺史王雄,也是一位有见识有能力的将领,一旦幽州归顺了我们蜀国,到那时候,幽州并州联合起来,在北方,也是一股不可轻视的力量。
到时候,如果需要的话,幽州并州两路人马,在北方起事,和南边四路人马遥相呼应,必定惊动冀州魏国朝廷。
呵呵,冀州尽管还有二十几万魏兵,到时候就不战自乱了。有谁还会听曹睿和曹爽的指挥?”
毕轨说:“上将军说的是,魏国大势已去,必将土崩瓦解。嗯,您这次到幽州去,说服王雄归顺,需要我帮忙吗?”
张猛想了一下,说:“并州的事情,不可懈怠。毕大人责任重大,好好在这里管理并州,别出乱子最好,这就够了。幽州那边的事情,我自有主张。就不麻烦您了。”
“遵命!”毕轨说完,看看张猛,“上将军。幽州那边的局势,您不一定熟悉,下官想着向您汇报一下,便于您到幽州办事时候,心中有数。”
“请讲!”
“幽州刺史王雄,和我的关系很好。
王雄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他早就把魏国的形势看透了,有意投靠蜀国,可惜没有机会,再加上地理不方便,所以,一直在幽州坚持工作。
他也曾经接到过两次您的任命书,他都对我说过,我们也在一起商议过,都同意暂时给魏国服务,但等机会到了,就投靠您上将军。这是一种情况。
您到了幽州之后开展工作,这种情况可供您参考。
第二种情况,就是幽州那边存在着和鲜卑关系不稳定的状态。最近鲜卑的情况,您可能已经很熟悉了。
早先的时候,鲜卑和乌桓还有一些匈奴部落没有统一起来,各个部落之间互相争斗,都争着和汉地交好关系,争取汉地衙门的支持,所以,那时候鲜卑和我们内地关系凑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