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我爱我家之哑哥无敌 > 第19章 好胜

第19章 好胜(第1页)

    老域名(.com)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org)

    几十年的基础义务教育下来,孩子们,在上学前进学校之前,学会背那么一两首的诗什么的……这已经算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了。

    毕竟,现在已经成长为社会发展主力的这一代人,绝大部分的,都已经在自己的童年时代,经过了完整的,至少八年的基础义务教育——那个时候,小学还是五年制的。

    高中,也确实是有挺多的人不会去上的——有的,是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所以要辍学打工,去尽早的挣钱养家;

    有的,就是属于智力,或者运气的问题了——譬如,出生在几个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省份里……

    ——所以有着这样的爸爸妈妈们作为人生的第一任的老师。

    孩子们在上学前,

    学会背一两首的古诗什么的,

    也都是正常的现象——属于基操:上过小学的爸爸妈妈们,应该会在老师教鞭的威胁下,对一些流传比较广的诗词,有着比较深刻的记忆的……其实,主要的原因都是他们的父母,在送他们上学的时候,会对老师说上一句:“孩子不听话,就尽管打,使劲打,打坏了,都没问题的。”

    ……

    老师,当然的是不会真的去打的——当然也有比较实诚一些的。

    但是这句话,

    却给这些孩子们,留下了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老师,手里拿着的那个棍,打在身上,该有多疼啊……

    ……梦魇之所以是梦魇,

    就是因为,

    那根棍,通常的,都是落在黑板,落在课桌,落在书本和教室的门上(门很委屈:我这招谁惹谁了,为什么打我?!)

    声音很响亮,

    ……听起来,就很疼的样子……

    所以就瑟瑟发抖了……可是实际上,在家里操劳生活的老妈愤怒起来的时候,挥舞起类似的棍状物的时候,力量,可是比这个还要大呢——毕竟,她和平日里‘修身养性’的老师们比起来,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肉体上,敢于‘实践’的胆量,还是要大的多的。

    所以现在已经为人父母的这一代,对于一些古诗词什么的‘刻骨铭心’,

    也就是一个正常的表现了。

    所以在他们的‘启蒙’下,

    孩子们在上学前,学会一首或者几首的古诗词,也就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了——更何况,在民间,还有着不少的人具有更高一级的水平,可以随口的,绉出几句语句通顺,调理清晰的……‘打油诗’。

    唔,就是不知道,作为李白的儿子,对于自家老爸那种随口就能够绉出千古名句的水平……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

    所以,他们就‘被’成为了三个白痴了?

    ……背负着父母极为优秀的光环,他们的压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只是像面前的这个这样的,这古诗词一首一首又一首的,这小嘴吧嗒吧嗒的背个没完的……

    ……还能背《将进酒》这样的长篇的也给背下来……

    平时,还是真的挺少见的——反正龙兴华,是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这种孩子,通常,都是被成为天才的。

    很聪明的那种——类比于,方仲永——甘罗十二为相;曹冲七步成诗(更出名的应该是《曹冲称象》吧,这个,可是课本上都有的);

    哦,还有那个写下《鹅鹅鹅》的,写诗的时候,也才七岁……“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

    这又,

    给换成《三字经》了?

    《三字经》,全文一千一百四十五个字,这……

    也能背的下来?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已经不是龙兴华了,

    送走了赵顺两口,被门口嚎啕大哭的小丫头给烦的,悄咪咪的将办公室的门都给紧紧关上的幼儿园校长,这会儿也走了出来——她是从窗户里看见了在这边,聚了一堆人(都是学校里的,都这么闲的吗?这没事都聚到一起,都不用干活的吗?)

    于是她就出来了。

    然后就看见了面前的一幕——“……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厨房的,清洁的,没课的……几乎,园子里所有的有时间的大人们,都静静的围拢到了这里,静静的,看着面前的这个小小的,小女孩站在那儿,一字一句的,口齿清晰的给背着。

    目光交汇中,不少的人,都暗暗的竖起了大拇指。

    “……哇,好厉害……”教室里,也有着一堆的小脑袋,挤挤搡搡的,沿着窗户排成了一排……有老师在维持秩序,

    但是明显的没人听她的:“小朋友们,都回去,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大家不要挤,小小玻璃……”

    没人听她的——幼儿园的纪律……知道的,也都是知道的……

    “她这背的什么?你听过吗?”

    小小的丫头已经背到了:“……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这个,对于大多数的小盆友们,都已经是陌生的,茫然不知所云的地方了——老师能够知道的也不是太多的:“应该,是《三字经》吧。”

    有坐在窗户边,更早一些的发现这边‘风景’的小盆友也不太敢确定了……听着,倒是和三字经一样,三个三个的一段一段的往外蹦,

    只是,

    ……《三字经》,它有这吗?

    “我知道我知道,三字经,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那你知道她现在背的是啥吗?”

    ……“……不知道。”

    孩子的优势,就是说话真爽,有一说一。

    承认自己不知道,其实也并不是一个什么太过为难的事情——我们,只不过是一个——一堆的宝宝而已,

    不知道……那不是很正常的吗?

    再说了,

    不知道,

    那还不知道问老师吗?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句,是从爸爸妈妈他们那里听到的,可就是这一句,看见他们摇头晃脑的说的,印象很深刻的鸭!

    至于下面?

    ……下面当然的没了呀!

    都不用上学了,谁闲着没事,还会花精力去背那么长的,一大篇的古诗词了呀——上学的时候还没有背够啊,这都不上学,每天里柴米油盐的,那还有那个闲工夫。

    ……除了老师——因为他们要时刻的准备面对着来自于各个方向的……诘难:“老师老师,她这背的,是啥鸭?”

    “老师老师,她这背的,是《三字经》吗?三字经,有这么长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神话红颜:仙奴 末世修仙 龙瞎,我们走! 顶流私房菜[娱乐圈] 厉先生逾期不候温晴厉应寒 团宠崽崽,要被大佬爹地们宠坏了! 首辅重生后夫人丢了 青云登仙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