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域名(.com)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org)
“初中?吓!”张姨,这是真的被吓到了。
如果是说,小家伙能够背诵很多的古诗什么的……这点也还能够说得过去:毕竟,这都是故老相传的民族文化,镇上,也还有着那些老人们没有过世,其中有着两个就是曾经上过过去的那种私塾的。
那个时候,主要学问,也就是背诵这些现在被称之为古文的文言文。
而且那个时候都老师,可是要比现在的这些凶都多——至少,那要是说打都话,那可是真打。
不像是现在都这些老师们一样,不但光是嘴上说说,而且说的狠了,还会有家长去告状……还有个专门都教育部门,就是管这些告老师的事情。
所以说,这个时代啊……真的是……哎,不说了……
……不过很奇怪的:虽然那些老人们都已经老的糊里糊涂的了,平日里,出门都可能不知道怎么回家,自己照顾自己吃喝拉撒都做不到,但是对于他们小时候记下的那些古文什么的,反倒是竟然还能够给回忆起来——还有那些被老师打手板心,眼泪扒洒都却还要被家长打……
不能不说,人的记忆它真的是一个奇怪的东西……记下的,净是一些不那么……‘美好’的回忆。
但是一个幼儿园的小丫头(好吧,这个,并不能当做她行不行的理由,毕竟在故老相传的故事中,一直都有着那么多的少年神童的故事存在:譬如,那个写出《鹅鹅鹅》的,就是一个七岁的小孩)
和今天都这个丫头差不多的大小。
但是这样的一个小丫头,
竟然,能够做出现在这个初中的数学题……对于数学,张姨记忆中还留有的印象,就是买菜的时候,那些加加减减的,多一毛少两分的……其中还要用上公斤市斤的换算,元角分这些计量单位的换算,或许还要算上一些小数的用法,再加上一个四舍五入……
……大概的,也就是这些了……
顶多都再加上一些有关分数的概念:这你再给我多加半筐呗,都是给孩子吃的……
但是分数什么的……用的都很少。
尤其是那些不是用数字来计算的数……不用数字来计算的数学,那还是数学吗?
什么a(a)b(bo)c(ci)d(de)埃克斯崴瑞的(人家那是崴脚,它这里偏偏就是崴瑞),那种日常里根本就用不上的数学,学它干啥……当然,这也和她们上学都时候,学校根本就没有教过这些有关。
……你说教过?
那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没有兴趣,自然的也就没有学习的欲望了——自然的,也就给很完整的,在日常里就又都还给老师了:所以张姨教孩子学习的时候,都是用数小木棍的形式……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棍加一个棍是两个棍;两个棍加两个棍是四个棍……
再大一点,教孩子都棍也就随着逐渐的长大,
并且发展出了新的教育方式:人家都能够学会,为什么就你学不会?嗯!
……都在一个教室上课,都是一个老师教的,人家能够学会,就你学不会……那就是说明你上课根本就没用心!
辛辛苦苦的送你去上学,你还不用心学习……那你对得起你爸妈这些年辛辛苦苦的挣钱,养家,还要供你上学都这些辛苦吗?
不好好学是吧!那我就好好的教教你,叫什么叫做数学……
……啪啪啪……
这是三,一二三的三……
然后再……啪啪啪……这是三加三等于六……
跟不上孩子的学习,无法在学业上给他们提供辅导的父母,就是这样的,给‘不学上进的孩子们’,提供‘帮助’的——当然,这是已经更老一辈的父母们了。
他们对他们的孩子,是这样的教育的……
而这些现在已经长大,正年轻的这一代父母们,却因为从小学校里老师就苦口婆心都教导他们:教育他们不要打架,不要体罚学生,更不要打孩子,不要什么事都诉诸于暴力……
他们的教育还是卓有成效的:曾经身受过其害的孩子们,哪怕是长大了,也还都很听小时候都那些老师们的话,尽管已经是过去了几十年……
但是轮到他们自己为人父母都时候……一般的话,大家都是不会动手打孩子的——除非,除非实在是忍不住:……嗯嗯,你说你嗯,这7+8等于几你都能够给算错,你说你这脑子都是怎么长的?如果不想要都话就早点给拿出来,早点的给扔了,还省得在这气我。
啊,你说你……你给我好好的算算,这7+8,它到底是等于几……
……
你看你这算的……这7+8,这算的到底是应该等于几?
……
你给我说……我让你说不是让你在这装哑巴的,你说,这7+8,它到底是等于几……别掰手指头,你的手指头它不够用……你说……你说不说……啪啪啪……
“等于三……”
(?`?Д?′)!!
……
好吧,这样的日常,张姨到是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