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太后是朵白莲花 > 第十章 朝堂定策

第十章 朝堂定策(第1页)

    皇帝对我已有怨恨这我早就知道,所以对于萧老的话,我并不放在心上,只是回一淡淡一笑,并不在意。

    或许是萧老觉得既然都已经开口说了,不如把话说清楚,所以便继续对我道:“太后,一旦皇上对您心怀怨恨,恐怕将来皇上亲政后,会对太后不利啊!”

    这个我自然也想过,但我不能因为保全我自己,而加害先帝之子,再说我若除了李琛,贤弟的这把龙椅必定会被人夺走,到时候我有没有好下场更不好说,既然如此,我又何必急功近利,把现在最有利于我的李琛给除了呢。

    萧老看我对这个问题并不感兴趣,便也就闭了嘴,识趣地告了退。

    萧老走后,轻屏给我端了茶过来,看我喝了一口茶,她说道:“太后,萧老的话说得没错啊,太后……”

    “不用说了。”我知道轻屏要说什么,刚才萧老的话她也听到了,自然是要我好好考虑一下萧老的话,我明白她全是为我打算,但我并不想听她说下去,打断了她的话,说道,“你们的顾虑我都懂,但李琛,我一定要保。”

    我的话虽然不重,但却异常坚定。

    轻屏是自小就跟着我的,自然懂得我的心意,听我这么一说,也知道不用再说什么了。

    我最关心的还是捉拿乔玄翎的事,以及对付乔玄翎党羽之事,既然乔玄翎暂时还没抓住,我便着重把精力放到了处理乔玄翎党羽的事上面来。

    恰好这日上朝之事,大臣们奏报说边境起了战事。

    “启禀太后,铁兰又兴兵来犯,举五万精兵来犯我边境,边境告急,请求朝廷增兵。”有大臣出班奏道。

    “上次被我军打败之后,这些夷狄竟然还这么猖狂敢来挑战?”我听后微觉诧异,感觉这些狄人似乎根本就不惜命,大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架势。

    “正因为上次摄政王领兵助北疆打败了铁兰,被铁兰记恨上了,所以这次铁兰才舍了北疆,而故意来挑衅我们。看他们这次的架势,似乎大有誓不罢休的之态。”

    我一听这话,便趁机说道:“原来铁兰的这次兴兵来犯竟是摄政王乔玄翎招来的,乔玄翎明明可以任由他们打个两败俱伤,我们坐收渔人之利,可他却领兵助北疆攻打铁兰,实在是失策!要不是他自以为是地领兵打败了他们,今日也不会招致他们兴兵犯我边境。乔玄翎不顾家国安危在先,又公然谋反在后,简直罪无可恕!”

    听我这么一说,许多大臣也纷纷指责起了乔玄翎,说他简直祸国殃民。

    指责痛骂了一番乔玄翎,大臣们渐渐又把话题转回到了正题上。

    “太后,铁兰的骑兵非常悍勇,这次带领的又都是精兵强将,势不可挡,我们还得早作打算才好。”

    “是啊,当年摄政王在的时候,我军才得以将他们打败,而现在……”

    我小小地翻了个白眼,心说哪个这么不开眼,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这时候说摄政王,岂不是说我不该定摄政王的罪吗?

    好在这个一大把胡子的老臣也觉出话说得不太妥当,很快闭了嘴。

    我环顾了一圈文武大臣,问道:“既然如此,各位卿家有何御敌良策?”

    既然边境烽烟再起,边将请求增兵,那么兵我自然是要拨给他们的,只是如何御敌还得与大臣们商议商议,边将行的是战术,至于战略自然得由朝廷来定。

    而且这次的战事反倒让我有点高兴,我感觉这是一个可以把那些不听话的边将替换成自己的人的绝佳的机会,我大可以好好地利用一下这次的兵事,来好好地推进一下自己的计划。

    文武大臣一听我询问他们有什么御敌良策,顿时各抒己见起来,有的主守,有的主战,一时间各说各的理,莫衷一是,弄得我也一筹莫展,没个主意。

    “杨大人,你有何高见?”我转移目光,问起了杨尚书。

    他是兵部尚书,兵事上的决策我觉得还是他最有发言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AI前行 倾世佳人伴君侧 创世星祖 乒乓小旋风 缘在灯火阑珊处 农家巧媳 凤凰桥往事 偏执翟总的重生小娇妻 诸天从四合院开始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