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太后是朵白莲花 > 第十四章 我成了活菩萨

第十四章 我成了活菩萨(第2页)

    我得到的答案是探花之下的那人也是出自寒门,论才论德都与探花在伯仲之间,不分上下。

    我眼珠一转,便道:“既然有与暂定探花不相上下的人在,为公平起见,让他与探花再比一轮,到时再看结果。”

    结果很快出来了,一轮比试下来,那人高出了探花那么一点,我便理直气壮毫不犹豫地把探花的位子给了他。

    这一届的科考中选名单出来后,朝野上下顿时沸腾了。

    朝堂上议论的最多的就是此次的科考,他们在意的不仅仅是一甲前三的人选全部都出自寒门,连同进士、同进士等等,也是寒门子弟占了绝大多数的位置。

    这一点我当然要感谢周尚书了,要不是他兢兢业业秉承着我的旨意办理此次的科考,局面又怎会这么向着寒门一边倒。

    李冰在朝堂上的脸这时候就已经不是仅仅发黑而已了,而是都要垮了似的。

    李冰出身世家,历年的科考他都颇为关心,以前他也多有出任主考官的份额,所以中选的考生自然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世家子弟,而且科考一结束,不少考生都投入到了他的门下,成了他的门生故旧,所以他的势力才会一直这么稳固。

    只是这一次我根本没让他有出任主考官的机会,尽管他心里对我有多少不满有多么恨我,但无论如何,我都是太后,并且摄理朝政,他也只能干看着,插不上手。

    我知道这次他暗中一定做了不少手脚,可惜的是周尚书是我的人,一旦他秉承我的旨意办事,李冰就算功夫做得再多,恐怕也收效甚微。

    所以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民间自然更就反响强烈,因为历年何曾有那么多出身寒微的考生中选的?这对老百姓而言,简直就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而如今他们却真真切切看到了这样的事情。

    这么一来,民间对朝廷的赞颂简直犹如滔滔江水而来,不停地歌功颂德,那些听说原来是当今太后提携寒门子弟的缘故所以才会有如今这样的大好局面的消息之后,简直把我捧成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下凡,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我成了举国上下的活菩萨,家家拿个香炉对我顶礼膜拜。

    百姓对我的爱戴我自然乐见,只要贫苦百姓对我的拥戴越多,那以后我要彻底断掉世家大族的根基就越有望。

    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我为这事得意的时候,我还有重要的事情要过问。

    吴海英派去边境的人已经回来,我知道又到了我过问齐玄翎踪迹的时候了。

    “怎么样?齐玄翎有消息了没?可抓到了?”我看着赶来复命的吴海英,问道。

    可是让我失望的是,吴海英却对我叹了口气摇摇头道:“太后,您且宽心,老奴一定交代他们务必抓到齐玄翎!”

    听到这样的回复,我也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

    既然一时还抓不到齐玄翎,我便又将视线投到了边境的防御之策上。

    自从我把边将替换之后,边疆的许多主帅都已经是我的人了,而那些被替换回来的原本倒向齐玄翎一边的将军全都被我以战败为借口给贬了职,只要我不再次重用他们,他们几乎都再没有用武之地了。

    既然边境主帅用了我的人,我自然更加关心边境与铁兰的战事问题。

    那些我任用的将军接过领兵权后,就一鼓作气与铁兰干了几仗,互有胜负。

    所以我现在必须再为与铁兰的战事问题重新布局谋划战略措施。

    于是乎,我让吴海英召来了赵轻丞,与他相商该如何应对铁兰。

    “依微臣看来,这样僵持下去不是办法,铁兰的骑兵非常强悍,势不可挡,我军只能勉力支撑,长此下去,必然只会被铁兰拖垮。”赵轻丞于我而言是亲信,他对我忠心不二,自然发表的见解也是他的肺腑之言。

    我十分赞同他的话,问道:“那依你看,我们应该怎么做?”

    赵轻丞想了想道:“依微臣之见,与铁兰交战只能先增强我军的实力才行,毕竟铁兰不像我们依托城防,他们逐水草而居,又没有粮草可供我们烧,他们的骑兵更是来去如风,所以我们只能增强实力跟他们硬碰硬,而想要跟他们硬碰硬,那我们就也得有一支精锐的骑兵才行,否则便永远也无法打败铁兰,只能任由他们的铁蹄践踏骚扰。

    当年摄政王虽然打败过他们,但用的也是从北疆所借的轻骑兵,加之用计才使得铁兰钻进了我们的圈套,从而打败他们。所以归根结底,我们还得要有一支我们自己的骑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AI前行 倾世佳人伴君侧 创世星祖 乒乓小旋风 缘在灯火阑珊处 农家巧媳 凤凰桥往事 偏执翟总的重生小娇妻 诸天从四合院开始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