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太后是朵白莲花 > 第三十三章 商议军情

第三十三章 商议军情(第2页)


    李冰见我问他,再次冷笑一声,说道:“太后,这军情大事自有皇上上朝处理,太后既然伤病未愈,何必带伤上朝,难道太后是要博一个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头么?况且,难道太后以为您上朝与大臣商议此事,燕平就怕了不成?还不是一样该犯境犯境。真是自不量力。”

    听完李冰的话,我的眼皮跳了两下,怒火简直难以遏制,他的话里句句对我充满了嘲讽,尤其最后那一句,虽然比先前的话声音压低了些,但还是清晰地灌进了我和大臣们的耳朵,简直是不忍孰不可忍,如果不是我已有信心很快就可以将他铲除,此刻我绝对已经忍不下去了。

    “李冰,你太放肆了!怎可如此对太后说话!”赵轻丞第一个就看不下去了,怒声呵斥李冰。

    “李冰,如果你再敢对太后不敬,我可要弹劾你大不敬之罪了!”谭知进也怒斥李冰。

    其余大臣无论是站在我这边的还是中立的,也都纷纷附和了起来,实在看不下去李冰的无礼态度了。

    就连他的党羽们此时也闷头不做声了,毕竟李冰狂悖之举只要是个脑子清醒的人看了,都会觉得太放肆了,也都会衡量一下我是否已经忍耐到了极限,是否就要除掉李冰了,所以自然不敢在这风口浪尖的时候出来给李冰说话了。

    “李冰,哀家念你在朝二十年,一直忠心为国,不与你计较,但你别忘了,哀家是君,你是臣,你要是胆敢忤逆君上,那就是大不敬!”我威胁李冰道。

    李冰听我这么一说,才不说话了。

    看李冰与我的冲突已经缓和,大臣们便也不再指责李冰了,开始把话题重新引入了燕平意图犯境的事。

    “太后,燕平这些年积极操练兵马,南征北战,除了北疆与铁兰,他周围的边陲小国几乎都已经被他给兼并了。燕平此时在我边境外围调动兵马,肯定不怀好意。”兵部尚书禀道。

    “周尚书说得极是,燕平现在的国君尚在襁褓,军国大事全都由鲁尔哈主理,鲁尔哈野心极大,已经吞并了许多小国,不久前与北疆一战,斩杀使臣,连北疆想与他们和谈的机会都不给,而且鲁尔哈又骁勇善战,是个战争狂人,与这种人看来连和谈都不用想,所以此次燕平调动兵马,绝不止是向我大周耀武扬威而已,还得早做准备才行。”萧御史也出班表奏。

    “两位大人都说得有理,燕平兵强马壮,此次又不怀好意,我们一定要及早防范才是。”吏部侍郎也表示一定要尽早防范燕平。

    “可是,我们现在的兵马大部分都戍守在西北,以抵御铁兰的侵犯,根本没有兵力可调集了。”我听完大臣们的发言,说道。

    “没有兵力,那就尽快募兵,我大周人口众多,相信一定可以尽快募集到兵马,只要一招募到足够的兵马,由大将统兵日夜操练,一定可以守住边关,抵挡住燕平的入侵。”还是兵部周尚书,给出了建议。

    其实这个提议赵轻丞也早说过了,我心里也清楚也只有如此了。

    “为今之计,也只有尽快招募兵马了。”我点头说道,“但招募兵马,必得大将才能担当此任,等到募齐兵马,便由他一并操练,然后尽快赶赴边关。不知何人愿意担此重任?”

    谁知,我一连问了三遍,武将之中竟没有一人敢出来毛遂自荐。

    赵轻丞虽然身怀武艺,但却是文官,而且他从未有带兵打仗过,我自然不会让他去做这事,毕竟带兵打仗可不是儿戏,不是身上有点功夫就能胜任的。

    “诸位卿家,如今强敌压境,难道竟无一人敢担下此重任?”我失望地看着群臣,问道。

    “太后,燕平实在太过强悍,鲁尔哈又有万夫不当之勇,卑职很想为太后分忧,却怕反而不敌无法守住关隘误了大事。”武将中有一员将领出来说道。

    说白了,就是不愿意呗。

    “卑职也愿意为太后和皇上分忧,抵挡燕平,奈何鲁尔哈实在太过强悍,卑职也怕无法担此重任。”

    这两员将领这么一说,其余的那些更加没有实力的人就更是噤若寒蝉了,干脆连话也不说了,低着头大概希望我没有看到他们的存在。

    “倘若有摄政王在,或许就不会有今日无将可用的境地了。摄政王文武双全,英勇善战,我大周除了摄政王,想来没有第二人可以抵御鲁尔哈了。”文官中有些人悄悄议论了起来。

    我一听这话,顿时怒了,这不是在说我不该打击摄政王吗?难道说摄政王篡了权把先帝的江山给据为己有了才叫好事?

    我知道这些个大臣事到临头就顾着自己的性命了,什么先帝的江山落在谁手里他们压根儿就无心顾及了,也是,反正他们怎样都不会有时,做尚书的依旧可以做他们的尚书,做侍郎的也依旧可以做他们的侍郎,皇帝与我的性命他们才懒得管,这就是所谓的天天口口声声忠君爱国的臣子。

    我再转眼看李冰,此时他正得意洋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AI前行 倾世佳人伴君侧 创世星祖 乒乓小旋风 缘在灯火阑珊处 农家巧媳 凤凰桥往事 偏执翟总的重生小娇妻 诸天从四合院开始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