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埋葬大清 > 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五百四十四章(第1页)

热门推荐: 庶嫡诸天大武宗这个法师真的狗
    PS:这章……依旧占坑,现在正在全力修改前面的占坑章节,已经修改到第五百二十八章,正在一点点的赶进度。

    同样是一国之主,但是一国之主跟一国之主是不一样的。

    光格贱仁身为倭国之主,真正能控制的地盘也就只有倭国京畿以及近畿几个亲近倭国朝廷的藩,想要摸查整个倭国的麻风病情况,其难度不亚于登天。

    但是当朱皇帝决定要让各个地方官府摸查麻风病的情况后,地方上的那些官老爷们就立即行动起来,官府里的衙役们直接把消息带到各地的农会,随后再由各个地方的官老爷们整合消息,将之反馈到内阁。

    只是反馈回来的消息让朱皇帝很是懵圈。

    大明有没有麻风病?

    有。

    但是跟倭国那边没几天时间就传了一大片相比,大明这边儿的麻风病就很迷。

    大明本土的人口密度确实不算高,毕竟只有五亿多点儿的人口,占据的地盘却高达两千多万平方公里,完全称得上是地广人稀,麻风病传不起来倒也能理解。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大明的人口流动性可是要远远超出倭国的。

    随着铁路、公路的慢慢普及,大明百姓的流动性也随之而增加,尤其是大明还废除了路引制,这也就使得大明的人口流动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而人口流动性大,往往又意味着麻风病的传播速度会增加。

    按照大明现有的人口流动性来计算,传播性相当强的麻风病居然没能传播起来,这就真的很神奇了。

    直到拿着各地方官府的奏疏和锦衣卫的情况互相印证之后,朱皇帝才算是搞清楚了问题的关键。

    得益于朱皇帝摸着兔子过河的好习惯,各地方官府在发现治下有麻风病人出现的第一时间就会直接选择封锁村子,附近能够调动的医生、药材和粮食直接堆过去,直到把麻风病人都治好才会解除封锁,麻风病自然是想传也传不起来。

    更重要的是,大明百姓的生活条件比之大清要强出了无数倍。

    所谓生活条件方面的强,并不仅仅指的是粮食储备方面,而是涉及到了方方面面。

    比如说衣,大清时候的农村,普通人的家里别说人人有新衣穿了,一个五口之家能找几两件完好的衣裳都那纯属做梦,鞋子更是以只能草鞋为主,很多人在下地干活的时候干脆选择赤脚,被草划伤、被石子硌伤简直就再正常不过。

    再比如说食,大清那时候一年到头都见不到一点儿油腥,盐也属于死贵死贵的战略物资,百姓长期处于缺油少油的状态,就算家里有只老母鸡,下的蛋也要拿去换其他日常所需的东西,身体的抵抗力自然也高不到哪儿去。

    现在的倭国就处于这么一个阶段——经常被划伤,身体的抵抗力又不高,真要是出现麻风病传染的情况当然就会一传一大片,而大明百姓虽然离人人能穿绫罗绸缎、顿顿吃肉吃到腻的生活还有很大一段差距,但是却也过上了人人有衣穿、偶尔能吃肉的日子,身体的抵抗力自然也要高的多。….众所周知,麻风病这玩意之所以被称之为穷病,不光是因为这玩意能掏空患者的家底,贫穷地区多发也是其被称之为穷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旦遇上大明这种百姓生活条件比较好而且官府还极其不讲理的喜欢拿医生、药材砸人的氪金玩家,麻风病就算想快速传播也没办法。

    我也是这种状态——睡不够,出虚汗,脑子不够用,敲键盘都能敲到脑袋昏沉加手指疼痛,这踏马就是小感冒???

    另外,新的变种马上要来了,大家还是想办法准备一些拉肚子的药,再不济也要准备一些塑料袋……

    德川家齐的脸色当即就黑了下来。

    现在倭国那些良民、贱民跑到大明商人的周围躲藏,幕府方面能怎么办?

    万一激怒了那些大明商人,惹得那些大明商人抽刀跟幕府对抗,最后倒霉的还是幕府!

    心中越想越纠结,德川家齐干脆皱着眉头问道:“有没有跟那些明国商人交涉过?难道他们就不怕被传上麻风病?”

    德川家齐一脸懵逼的问道:“难道他们不知道麻风病的传染性有多强?还是说,他们有办法解决麻风病?”

    德川家齐整个人都麻木了——既在乎却又不在当回事儿,这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眼看着德川家齐整个人都陷入了呆滞,渡边右卫门便又试探着问道:“将军阁下,我们是否还需要为那些大明商人准备一些药材?”

    德川家齐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脸上写满了纠结。

    说着说着,德川家齐忽然又长叹一声道:“我们倭国,终究还是要依靠大明,倭国究竟还是要跟大明做生意啊。”

    渡边右卫门也陷入了沉默。

    渡边右卫门忽然想到了之前吃过的一道美食。

    驻军烩。

    这是一道由倭国人首创并且很快就发扬光大的美食,除了在大明和法兰西之外,这道美食已经伴随着倭国仆从军的脚步传向了整个世界。

    卑微若斯的倭国,置倭国自家的良民、贱民于不顾,花费一些心思给大明的商人老爷们准备一些药材,这不是很合理的事情?

    ……

    身为一个大明商人,齐峰已经在倭国的药材市场上深耕了近十年时间。

    这十年的时间里,齐峰心里的想法也从一开始的赚钱,逐渐转变为现在的享受生活。

    在后世滚着叽歪患者横行的年代,傻贼鹰豢养的那些狗儿子们总是拿“这国怎,定体问”来说事儿。

    问题是朱皇帝自己却陷入了“定体”的疑问当中。

    改成欧罗巴那套所谓三权分立的滋油体?

    其实这种想法也只能想想,真要是把这套玩法搁在中原堂口那就是作大死。

    想要深入分析这里面的具体原因未免太过于复杂,但是归根到底,却终究是利益两个字。

    实际上这也是为什么欧罗巴和傻贼鹰那些蛮子们普遍心大的原因。….因为欧罗巴那边儿从来就没有过真正大一统的王朝,蛮子们也习惯了小国寡民的心态,同样也习惯了小朝廷制。

    毛熊也差不多——布尔什维克好不好?好!关键是人这种生物是有欲望的!

    这种玩法在平时当然没什么问题,毕竟连中原堂口的百姓似乎也是如此,看上去并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一旦到了类似于小冰河这种灾害频发的时候,或者说到了百姓真正活不下去的节骨眼上,大小朝廷的区别就现出来了。

    傻贼鹰当然也没比欧罗巴强到哪儿去,要不然拜振华同学也不会登上宝座,更不会出现傻贼鹰内部开片由二毛开始的天大笑话。

    然而同样是大朝廷制的布尔什维克直接搬过来用也未必就能行。

    直接照搬布尔什维克的那一套存在一个巨大的隐患,那就是大明现在并没有那一套理论的生存环境。

    大清这才凉了几年?

    当然不能说这套理论是错的,因为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是这么宣扬的。

    搏个从龙灭贼之功,不比全心全意给那些泥腿子们当仆人要强的多?

    彼时的中原堂口,还没有经历过即将彻底亡国灭种的痛。

    然后吧,大明就变成了现在这个鸟样儿——大明有皇帝,而且朱皇帝属于那种没人能够制约的开国之君,但是大明又有内阁,内阁的权利也一点儿不比皇帝的权利小。

    尤其是在皇帝慢慢放权的情况下,内阁甚至可以直接皇帝的作用。

    因为朱皇帝直接明确了内阁的江湖地位。

    但是权柄归权柄,实际上能够领导六部的内阁阁老们品级却不算高,所谓的领导六部其实也是名不正且言不顺,另外还有司礼监制约。

    现在朱皇帝则是明确了内阁的品级、职责,即内阁首辅大臣为正一品,其他几个辅臣的品级定为从一品,而诸部的尚书则是被定为了正二品。

    与之对应的,则是大明原本的六部以及后来增设的穷酸部、由铁道司升格而来的铁道部等等一大堆的部都明确置于内阁的管理之下,除了首辅大臣外,剩下的六位阁老每个人都得分管一摊子事儿,差不多算是责任明确到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真君传人在都市 绝品少主 异世之大豪杰 爱因斯坦肥和庄富贵/冷漠的小弟+番外 重生1988当首富 恶神天下 闷骚总裁霸道爱 西游:本座自东土来,逼诸佛退位 玄极道主 谁让他办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