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长安廷议,朝廷发兵(第2页)
李世民点头道:“朕担心的就是这个。”
“所以萧关一带的兵力不能动,而幽州那边也必须调集兵马。”
“罗艺狡诈悍勇,此事不能再拖,便依照兵部尚书所言,沿途招兵。”
“此次必须由大将坐镇,谁敢出任?”
李世民扫视堂下众将,希望有人能自告奋勇。
目光所到之处,都是五十岁左右的老将,没有一个年轻俊秀。
李世民心中不免黯然。
想当年打天下的时候,身边一堆年轻将军,那时候的程咬金和秦琼等人正当年,而现在....垂垂老矣。
想到这里,李世民又开始期待归义镇的诸葛牧了。
归义镇那么多天下第一,如果都能收入麾下....想想都刺激。
从皇后的书信看,这些人都是刘景培养的,那就是说,要收罗这些人杰,必须收罗刘景。
先不管这些,收拾了罗艺再去收罗刘景。
李世民问了,堂下却无人回答。
底下的武将都在暗中吐槽:没有兵马,你让我们去送死啊?
李世民又问了一遍,还是没有人回答。
所有人都不出声,李世民只能随机抽取一命幸运大臣。
“尉迟将军,颉利入侵时,你俘虏了莫啜,是当之无愧的猛将,此次就由你领兵。”
“长孙将军,你与尉迟将军一同前往。”
李世民点了尉迟恭和长孙无忌。
选这两个,一个是能打仗,而且打得特别凶悍,一个是自己的大舅哥,信得过。
尉迟恭和长孙无忌头皮发麻,没想到最后会选中自己。
这一趟铁定是苦差事,搞不好有去无回。
罗艺可是能把突厥按在地上摩擦的人物。
众位大臣向他们两个投去同情的眼神。
程咬金拍了拍尉迟恭,说道:“老黑,别怕,打不过跑快点。”
尉迟恭想说你大爷的程莽夫。
二人走出来,拜道:“微臣领旨。”
皇帝的圣旨不可违,而且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推辞,那就是胆怯,一辈子的名声要毁掉,所以都硬着头皮接下来。
李世民说道:“好了,退朝吧。”
周公公喊一声退朝,李世民转身回了内廷。
众位大臣围过来,七嘴八舌安慰尉迟恭和长孙无忌。
“两位将军别怕,我们是坚强的后援。”
“皇上既然派你们去,肯定还有后招的,别怕。”
“罗艺不得人心,我看他会不战自溃。”
一群人叽叽喳喳,说得两个人越发心烦意乱。
尉迟恭性子直,嚷嚷道:“你们说个屁啊,刚才你们怎么不站出来。”
甩着袖子,尉迟恭拉着长孙无忌一起出了朝堂,回家准备出征。
其他大臣感觉一场无趣,纷纷散朝回家。
房玄龄和杜如晦刚刚走出朝堂,便又被周公公请到了御书房。
进了御书房,李世民正在等着。
“拜见皇上。”
房杜二人低头拜道。
他们不敢抬头,因为李世民交代他们办的差事没搞好。
人杰榜上的人找了那么久,一点影子都没有。
李世民看出了他们的尴尬,说道:“人都找到了。”
房杜二人抬起头来,震惊地问道:“人在何处?如何找到的?”
李世民把皇后的信丢给二人。
看完后,房杜二人脸上现出不可思议的神色。
“居然...都在归义镇?”
房玄龄难以置信地说道。
杜如晦啧啧说道:“归义镇我记得只是一个小镇,由...左拾遗刘景代管,怎么会...”
当年刘景被发配归义镇,朝野上下人尽皆知,杜如晦当然知道。
房玄龄突然脸色骤变,惊呼道:“难道说归义镇是罗艺的?”
他有个恐怖的联想,如果归义镇是罗艺的,归义镇的能人异士也是罗艺的,那么...大唐完蛋了!
李世民眉头一皱,没好气地骂道:“胡说!刘景乃是忠义之士,怎么会是罗艺的逆党!”
房玄龄这才放下心来。
如果这些人都成了罗艺的帮凶,大唐真是危在旦夕。
杜如晦奇怪地问道:“可是皇上,刘景这三年音讯全无,怎么突然收罗了如此多的能人异士?这岂非荒谬?”
他不相信区区一个刘景能招揽这么多能人异士。
这个问题,李世民也想不明白。
就在此时,周公公进来说道:“皇上,韩将军醒了。”
李世民大喜道:“传!”
韩娘子去了归义镇,很多事情要问了韩娘子才能知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