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是大唐的心腹之患,萧瑀便以此为题发问。
这一问,朝中的文武大臣都竖起耳朵,想听听孙堂的高论。
说实话,如果让他们去,别说彻底解决,就是正面开战取胜都很难。
孙堂拜道:“草民有些许见解,只是未必正确,还请各位大人指教。”
众人等着孙堂发表“高论”。
孙堂走到中间,对着李世民拜了一拜,然后转身对着大臣说道:“突厥之于我朝,好比匈奴之于汉朝。”
“汉高祖曾被匈奴单于困在白登山七日七夜,几乎身死国灭。”
“后至汉武帝时,有卫青、霍去病征讨匈奴,终于将匈奴驱逐。”
“然,匈奴虽灭,后却有柔然、鲜卑迭兴,威胁中原之地。”
“魏晋时期,朝廷孱弱,五胡乱华,我中原人沦为两脚羊。”
“至隋唐,鲜卑虽灭,却有突厥盘踞草原。”
“故而,便是灭了突厥,仍然会有新的草原胡族出现。”
这一通话说下来,朝中大臣听得连连点头,却又连连摇头。
孙堂说得很对,但是没说怎么彻底解决突厥。
萧瑀呵呵冷笑道:“孙堂,老夫问你如何彻底解决突厥隐患,你却说便是灭了突厥,也会有新的草原胡族出现,那依你的意思,便是放任突厥?”
其他大臣跟着哈哈笑起来,都觉得孙堂等于啥都没说。
孙堂说道:“不,我的意思是,要铲除根源,而非单纯地击败突厥。”
这么一说,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也来了兴趣。
他这个皇帝也是饱读诗书的人,刚才孙堂一说,他就发现确实如此。
就算他灭掉了突厥,但是再过百年,草原上肯定会冒出新的胡族,又对中原构成威胁。
如此循环往复,没有终点,成了死局。
萧瑀皱眉道:“孙堂,草原胡族为患千年,无人能解,你真有办法?”
其他大臣也不相信能有破局之法。
狗蛋在旁边听着,感觉自己好像听刘景说过,但是他记不住。
孙堂说道:“此事易耳,先以优势兵力破突厥,将颉利擒拿,然后将突厥人圈养起来。”
噗....
朝中大臣听完,纷纷爆笑不止。
“优势兵力破突厥,擒拿颉利?好大的口气!”
“以为在归义镇斩了突利,便以为能杀颉利。”
“圈养突厥人?如何圈养?难不成将草原围起来?”
大臣们笑得东倒西歪。
李世民却若有所思,感觉听出了一点端倪。
孙堂呵呵笑了笑,说道:“众位大人,皇上在归义镇三年,斩杀了突厥共计25万有余,斩杀贺勒、突利,生擒洛拔,又大破颉利,斩其麾下将领十余人。”
“再有三年时间,攻入突厥草原,擒拿颉利不是问题。”
孙堂一字一顿,说得铿锵有力。
朝中大臣听得有些发懵...
上次颉利可汗打到了渭水河畔,当时情况那么危急,李世民怎么可能在归义镇杀了突厥25万?
就连突利被杀的事情,他们都将信将疑。
李世民看出了他们的疑惑,挥了挥手,马上有侍卫把突利的人头拿了进来。
突利的人头经过防腐处理,还能看出面貌。
朝中大臣见了突利的首级,这才相信孙堂所言。
接着,李世民又把洛拔押上来,给他们开开眼界。
这一下,所有人彻底信了。
“皇上真是深不可测啊,偷偷在归义镇养兵,我们居然一点不知晓。”
“高招啊,归义镇北邻突厥,东抗罗艺。”
“这次突厥和罗艺一有动作,皇上马上就动手了。”
“皇上神机妙算,厉害厉害。”
大臣们趁机吹了一波彩虹屁。
李世民看着底下大臣惊讶的表情,心中也颇为受用,虽然这个事情原本是刘景干的。
萧瑀沉声说道:“就算你能破突厥,你说的圈养突厥,又是如何说?”
孙堂说道:“很简单,突厥所有,不过牛羊马匹,他们仰仗中原的盐铁茶叶和药材。”
“我们在边关设置贸易点,控制这些物资,让突厥依赖我们。”
萧瑀哈哈大笑道:“老生常谈而已,前朝哪个不是如此,有用何用?”
其他大臣也跟着摇头,还以为孙堂能说出什么花来,没想到就这....
孙堂呵呵笑道:“还有,我们占领草原,然后将草原划分给突厥人,让他们为我们放牧。”
“在草原设置都护府,以军事手段镇压,他们成为为朝廷饲养牛羊马匹的奴仆。”
“如此一来,朝廷得其利,草原又被占据,新的部族不会产生,可以一劳永逸。”
嘶...妙啊!
萧瑀顿时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