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皇后保媒,孙堂复仇(第2页)
刘景说道。
旁边的韩娘子与和玉心中都是羡慕嫉妒,21岁官任大理寺少卿,代管大理寺,手里还有一个归义镇。
她们两个都想嫁给刘景这个土豪了。
“男二十而娶,女十五而嫁,你如今过了婚配年纪了,也该考虑娶一门亲事。”
皇后认真地说道。
刘景心中暗笑:原来是说媒来了。
在古代,因为人的寿命短,为了增加人口,朝廷鼓励早婚早育,贞观年间男二十、女十五算晚了。
到了唐玄宗时期,开元令规定:男十五、女十三听其婚配。
不过,作为现代社会过来的人,21岁结婚,真的有点接受不了。
我特么自己还是一个孩子,你让老子生一个孩子?
这特么到底谁照顾谁啊?
“皇后娘娘说的是,不过,古人有云: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如今皇上委任微臣为大理寺少卿,还有许多事情未做。”
“突厥还在草原,继续威胁大唐边境,内忧外患未除,微臣无心谈婚论嫁。”
刘景说得义正辞严,一副为国为民、先人后己的表情。
韩娘子与和玉在身后看到刘景这样,心中暗暗佩服,感叹刘景真是国士无双啊。
刘景心中暗笑:结什么婚,老子刚回到长安城,还没有开始浪呢,就让老子结婚?
平康坊什么样子没看到,花魁怎么样没看到,结婚?想啥呢!
皇后不知道刘景内心的猥琐想法,反而以敬佩的语气说道:“刘少卿心系朝政,大家都知道。”
“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本宫替你选了一个好的,绝对不会让你为难。”
“论门第、论样貌,都是一等一的好,本宫今日也与她说了,明日本宫安排你们见一面。”
刘景一脸为难,说道:“皇后都安排好了呀?”
这完全是家长式包办婚姻,心里着实有些不爽快。
但是想想,在皇后眼里算是一等一的门第和样貌,想来也不会太差了,至于成不成另外说。
如果人可以,就算不结婚,发展为炮...朋友,也是可以的。
刘景面露无奈之色,说道:“皇后娘娘如此体贴微臣,那明日便见上一见。”
皇后大喜道:“如此甚好,明日就在...内苑的柳亭。”
柳亭就是今日皇后与九江公主见面的水榭。
刘景拜道:“微臣遵旨。”
皇后心满意足,笑道:“如此甚好,甚好,本宫先回去,明日早些进宫来。”
说完,皇后起身,刘景送她到门口。
回到大理寺偏殿,六子嘻嘻笑道:“大人,皇后保媒的女子,定然不会差,恭喜大人有了一门好亲事。”
王朝、马汉听说皇后来说亲,都很惊讶。
“大人,居然是皇后娘娘亲自来说亲?”
“恭喜大人觅得良缘。”
楚青和陶志刚也很惊讶,他们早听说刘景此人深得皇帝器重,没想到皇后会亲自上门保媒。
“大人真是...前途无量啊。”
陶志刚惊叹道。
作为读书人,最渴望就是得到皇帝的器重,然后平步青云。
所谓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他一辈子的梦想,在刘景这里轻轻松松就实现了。
这就是人和人的差距啊。
刘景摇头笑了笑,说道:“好了,你们两个就在大理寺住下,六子,你去安排一下。”
楚青和陶志刚谢过刘景,跟着六子下去了。
王朝问道:“大人真的要去相亲?”
马汉说道:“平康坊没去,多可惜。”
王朝点头道:“万一对方是个公主,大人就惨了。”
马汉附和道:“对,想跟公主行房必须申请,驸马不好做。”
王朝赞同道:“只有一个女人,还不能想干嘛就干嘛。”
马汉怜悯地看着刘景,说道:“大人好惨!”
刘景眉头一皱,骂道:“你们两个闲得慌,说相声呢!滚!”
....
...
皇城,兵部。
大唐的三省六部同在尚书省,尚书省就在承天门前面。
兵部侍郎孙堂从兵部出来,此时天气渐渐热了,他只穿了一件薄薄的官服。
与杜如晦谈论了一天的军事,孙堂有些累了。
走在皇城,迎面不少官员对着孙堂恭敬行礼,孙堂只是微微点点头,便走了过去。
回头望着尚书省,又看了看前面的朱雀大门,孙堂心中感慨。
他从一个穷教书匠一跃而为兵部侍郎,全是刘景所赐。
在归义镇短短三年,抵得上别人几十年的努力。
大家都叫他老孙,其实算起来,他也不过35岁而已。
孙堂暗自感叹:想当年自己孤身一人到长安城,被恶少打得半死,后来又差点被一个女的害死...
不知道那个恶少还在不在长安城,刘大人说过,君子有仇必报、有恩必偿,老子不把他打一顿,心意难平。
还有那个女的,差点把我害死,此仇必报。
孙堂出门朱雀门,骑了自己的骏马,往崇化坊去。
刘景说两人少见面,省得李世民猜忌,但这差不多一个月没见到刘景,孙堂很想见见。
从朱雀门,走朱雀大街,然后拐弯往西市方向走。
到了西市旁边的时候,孙堂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这个声音很磁性...
“这位小哥,可是初到长安城?”
一个身材丰腴,鹅蛋脸,慈眉善目的中年女子正对着一个蹲在路边的年轻人说话。
孙堂看到这个女子的时候,浑身像触电一般...
“是她!”
孙堂心中大怒,拍马走了过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