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皇帝,官员也死了不老少, 整个汉人朝廷都处于瘫痪状态。
汉人衣冠南渡,胡人的几大部族追在汉人身后把江北的大片土地瓜分殆尽, 在麻桃成仙那一世,他们此时就已经开始享受胜利的果实,然后纷纷立国称帝了。
按着胡人的规矩,他们每占领一处地方,都要给兵士三天时间去劫掠当地百姓用以酬军。毕竟打仗时需要士兵以命相搏,如果没有好处, 谁肯真心替他们卖命?凭他们身为部落首领的威严吗?
结果现在跑出来了秦意岚这么一个杀神, 可没人敢再去搞什么酬军活动享受胜利果实了,一些小部落干脆直接脱离了大部队,跑回自家的领地去了。
不肯停战的头铁勇士都被秦意岚给处置了,还活着的首领们被她吓得噤若寒蝉。
他们不敢往秦意岚的刀口上撞,可又舍不得自己花大力气占下的地盘和好不容易才纠集起来的大队人马,于是犹犹豫豫地龟缩在原地磨蹭,妄图再等到一个变数。
天下看似太平,其实正处在混乱无序的状态里, 没有政府,所有关乎民生的事儿都没人管,百姓们也只能自扫门前雪。
这也得亏了秦意岚不辞劳苦满天下神游,遇到天灾人祸都会出手,把一些隐患给解决了,百姓们才能过上眼前这看似安稳的日子。
不过显然秦意岚不可能一直维持这种状态,但凡她有一点懈怠或被其它事务耽搁了时间,这个无序的社会很快就会乱成一团。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秦意岚必须得尽快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出来。
现如今民智多愚,文教也只在萌芽阶段,太宽松的社会形态会让民众难以适应,也容易造成水土不服,经过反复思量后,秦意岚决定把姑馀山目前的社会形态放大到天下,建立一个以神权为主,民主选举为辅的混合政体。
她有很多先进的政务体系可供参考,结合本世界情况,弄一个现在能用的版本不费吹灰之力。
从政人员不管职务大小,都需要民众以选票推举出来,由当地的神庙来监管选举过程,以此来保证整个过程的透明和公平。
神庙是本地最高仲裁机构,除了监管当地政务体系的运行之外,最重要的是需要负责文教工作,秦意岚将通过神庙向这个世界的百姓传授更多的农业、医学等方面的知识。
为防这个民主选举制跑偏,在政权初初建立的前期,神庙的存在至关重要,它必须能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所以神庙里的神侍相当关键。
神侍必须对秦意岚有虔诚的信仰,这样才不会阴奉阳违;必须有足够强悍的武力,可以威慑心怀不轨的暴徒;必须有足够聪明的头脑,能快速接收新的知识;
还要有强大的工作能力,能够处理纷杂的事务;最重要的是他需要具备一些爱心和耐心,愿意从百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等到社会体系慢慢成熟进入正轨之后,神庙的功能都可以进一步弱化,最后缓步退出政务体系,变成只具备象征意义的符号。
为防能力强大的神侍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去扰乱社会发展,秦意岚一开始就没采用带有尊称的“神官”,而用了“神侍”这么个具有服务意味的称号。
秦意岚要挑选神侍的神谕一发,响应者云集。
此时天下百废待兴,秦意岚需要他们立刻就能投入工作,以便快速地指导百姓建立起一个能够运转的政务体系出来,所以第一批入选的,都是有基础的修道者。
这些修道者们在秦意岚跟前不够看,可放到凡间那也是半仙一样的存在,天然就对凡人有一定程度的威慑力,这样才能震慑住一些别有所图的家伙,好叫他们不敢在建立政务体系的过程中捣乱。
这些修道者肯放下自己的长生大道,跑来认秦意岚为主,替她跑腿办事,也是有所图的。
受圣母神皇管控,本界已经亿万年没有生灵飞升过了,任你修炼的再认真,就是不得天道认可,无论如何都飞升无望。
肉·体越是衰老,就需要越多的灵力来维系,可修道者们能从天地间吸纳的灵气却是非常有限的,吸纳灵气的速度跟不上身体衰老的速度,最后只能落得个身死道消抱憾而终的下场。
秦意岚的成神之路清楚明白,凡间的修道者们算是看清了,原来只要积累足够多的功德,哪怕身负因果,也可成仙。
修道者们看到了这一线希望,就想照着秦意岚的路子走,虽然不一定能成功,却总算是个机会。
“朝闻道,夕死可矣”,只要能成仙,就算因果孽身他们也情愿,毕竟成不了仙,他们顶多也就百多年的寿元,连考虑因果孽身的机会都没有。
再说在所有神仙都缩在瑶台上不下凡的情况下,这位玄穹悟真圣元天帝可是唯一的真仙神尊,做祂的手下是一点儿都不亏。
于是凡间的修道者们兵分两路,想要背靠大树好乘凉的,跑来做了秦意岚的手下,觉得自己单干也能行的,开始了行走天下,积累功德的行程。
选好了人后,秦意岚开始集中培训。
这些修道者们是她的手和眼,需要帮助她推动这个社会制度的发展,还要看着这个从未在此界出现过的政权体系,好叫它不要脱轨跑偏。
能修道的都是聪明人,把她的理念理解的相当到位,对工作内容也都接受度很高,培训期很快结束,秦意岚让他们直接走马上任了。
等这批神侍一就位,秦意岚就不需要保持随时随地的待机状态了。
她几乎于此间天地融为一体,天地间有重大的自然灾害,她心中自有警兆,而百姓们遇到人祸时,也会乞求她的庇佑,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