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安哥儿放心,阿姐肯定说话算数。”
苏芸蹲下身子,在他瘦小的脸颊上掐了一把,这才叮嘱道,“你今儿乖乖的跟大哥去私塾,下学回来就有的吃了。”
“嗯,阿姐再见,娘再见。”得到了满意的回答,苏安蹦蹦跳跳的跟在苏平的后面,往私塾的方向去了。
“娘,咱们也走吧?”苏芸看两人走远,这才回头看向陈氏。
“好,等我收拾完这些就走。”
陈氏笑着点头,将之前就准备好的绣品用篮子装好,这才关了门,与苏芸一起往外走。
山里人家,都很淳朴,一般家里都不锁门,就算是出个远门,也就是把房门一带就好了,也不怕有人进屋偷东西,毕竟家里也没啥能让人惦记的,更何况这乡里乡亲,有个啥事情,都能照应一下,更何况,家里也没啥值得别人惦记的。
出了门,苏芸终于知道,为啥陈氏很少出来赶集了,这路难走不说,也忒远了一些,两人足足走了一个来小时,才到了离村子最近的一个集市上。
苏芸抬头看天,这时,大概是早上**点多的样子。
街道两边的铺子门前不远的地方,摆满了各式的地摊,卖菜的,卖水果、茶点的,甚至是卖布料的,应有尽有,一眼竟是望不到头。
地摊虽然凌乱,摆得倒也还算齐整,至少中间还留了一条大概一两米宽的道,供客人行走,挑选。
苏芸擦了把头上的汗,跟着陈氏走到拐角的一个地摊旁站定,陈氏将盖在篮子里的布拿开,露出了里面的绣品,便站在一旁,等着路过的行人过来挑选。
苏芸看了一下,里面大多是些女人家用的东西,比如绣帕和肚兜,虽然都算不上是太好的布料,可是做工精细,针脚细密,上面的花样也各不相同,看着确实不错。
苏芸扭头看了一下旁边,有一家买茶点的棚子,再过去就是卖吃食的,生意都很清淡。
苏芸见陈氏这边一时半会儿不会完事儿,想了想,便道,“娘,我上前边去逛逛,一会儿回来找你。”
陈氏知道她是带了些药材来的,在这呆着也没事儿,便点头答应,却还是忍不住叮嘱道,“好,你去吧,小心别走远了。”
“哎,好。”苏芸应下,这才快步的往人群中走去。
苏芸一路走过来,发现这集市虽然乱,东西还挺全呼的,基本上五花八门的啥都有。
苏芸转了一圈,才找到了两家药店,刚好在街道两旁,相距不过十几米。
苏芸先去张家药铺转了一下,很快就又出来了。
苏芸看了眼对面的陈记药铺,里面的人不多,柜台后头,一个十几岁的小伙计正忙碌着。
苏芸想了想,还是抬脚走了进去。
刚一进门,苏芸便看到店铺的一角,还摆了一张方桌,桌子后坐了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正在给面前的几位病人看诊,应该是这家店铺的坐堂大夫。
苏芸看似无意的走到那小伙计的跟前,见柜台上放着十几张纸,上面放着各种分量不一的药材。
而此时,那伙计手里正仔细的抓着一小把的中药,小心的放到七种的一张纸上,头也没抬的问,“需要抓什么药?”
“我不抓药,请问,你们这里收不收药材?”苏芸也不拐弯抹角,直接了当的问。
那小伙计闻言诧异的抬起头,见是一个十来岁的黄毛丫头之后,脸上的表情又淡了几分,“小姑娘怕是走错地方了,我们这里是药房,不是什么东西都收的。”
苏芸被小伙计的一句话给逗乐了,当即也不客气的道,“若你这里不是药房,我还不来呢,就说你们收不收吧?”
角落里的那个中年大夫,闻言不由得抬头看了过来,见是个小姑娘之后,便无奈的摇了摇头,继续给面前的病人开方子。
每到赶集的时候,铺子里总会来一些不知所谓的小家伙,拿着各种乱七八糟的,自认为是好药材的东西来店里售卖,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那小伙计听苏芸这么一说,忍不住认真的看了看他,苏芸本就长得清秀,加上此时这一身不同于孩子的气质,倒是让他愣了愣,随即笑道,“好,你倒是和我说说,你这有些什么药材,若真是好药材的话,我们自是收的。”
小伙计心里也清楚,虽然铺子开在县城里,但是因为地方偏僻,掌柜的出门进一次药材,来回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一般一两个月才出去一趟。
平时若是有机会的话,便会在周围的一些村子里,收购一些普通的药材,而这些个送上门来的,只要是好的,自然也不会放过,但是苏芸毕竟只是个女娃子,又能懂什么是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