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喜娇嗔:“我还没习惯呢,总觉得木生还是个小孩儿,怎么一转眼就成个秀才了?”
栗辉朝沐喜额上弹了一下,小声说:“都快成小孩儿他娘了,还当木生是小孩儿呢?”
沐喜捂着额头红了脸,木生一头雾水,“什么小孩儿他娘?”
沐喜一扭身走了,栗辉用自己肩膀扛了扛木生肩膀,神秘兮兮的说:“秀才,你快要当舅了。”
“啊?真的?”木生惊喜的叫出声来,不过一眨眼就拉下了脸,呲着一对小虎牙朝栗辉叫嚣,“你要是敢欺负我姐,我得打断你两条腿。”
“你一个读书人,怎么能这么崇尚暴力呢?你就不能以德服人吗?你就不能动之以情吗?”
“我这叫双管齐下,用嘴不行就用腿。”
“好好好,用嘴不行就用腿先生,可别让人家瞧见你这斯文扫地的样子,哪里还像个秀才?”
“哎,说真的,你可得好好对我姐啊,不然……不然我还是要打断你的腿。”
中秀才的荣耀终于告一段落,接下来的日子该过还要过。按照大周朝的科举定制:凡府、州、县学生员,民间俊秀子弟及学官,皆许应考乡试。所以眼下最重要事儿,就是决定去哪儿读书:在家自学?县学?府学?
在家自学这条路被全家人一致抵制:家里没有真正的文化人,在家全靠自己琢磨,绝对不成。
县学离家近,府学离家远,只是府城的花费肯定比县里高,且来回不便。但是府学毕竟是府学,里面教官应该也比县学的水平高,在学识水平的提高上明显更胜一筹,到底选哪儿呢?
木生拿不定主意,思来想去,只好去找韩先生。如今他认识的人里面,也只有韩先生见识最广了。
韩先生给的答案十分干脆:当然去府学。
木生坦白自己担心费用太多,让家里拖累更重。
韩先生摇头,“木生啊,你什么都好,就是这心细如发的性子不太好。你得看的长远一点,府学的教官大多是副榜举人,县学如今都是岁贡生员,学识当然有差距,而且咱们泰平府向来学风颇盛,府学只有廪膳生和增广生,县学就不行了,还有部分不上进的童生混在里面。你是院试排第二,不管去县学还是府学,都是廪膳生,膳食免费,官府每季还会发给你一两银子,根本不用家里再供给。再说了,你现在是秀才了,不要一心想着节流,要想如何开源。”
木生听了韩先生的话才觉茅塞顿开不,去府学!但是韩先生说的开源怎么开?没头绪。
不过没等木生纠结几天,开源之路就自动送上门了。
这业务还是媒婆刘大脚给介绍的。这天早上,木生正在小树林里跑步,刘大脚远远的就开始喊他。木生心里一惊:不会又给我提亲呢吧?还真是锲而不舍。
待刘大脚走进了,木生才怯怯的问了句:“婶子,什么事儿?”
刘大脚看木生神情不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红纸哈哈笑道:“甭害怕,大侄子,俺知道你志向大,不想太早成亲。这回不是给你提亲的,就让你替人写个生辰八字,传贴用。”
听媒婆这么说,木生松了口气,不是提亲的就好。
传贴木生懂,这是农村成亲之前的一道程序,把男女双方生辰八字写上,看个好日子成亲,不过他有些为难,“婶子,我的字还没练到炉火纯青,怕是拿不出手。”
刘大脚“嗐”的一声,眉飞色舞道:“什么火啊青啊的,这是人家点名让你写,说你少年什么俊啊,图个好兆头。”
看木生还在犹豫,又压低声音加了一句:“也不让你白写,喏,给了十文钱呢。”
木生吓了一跳,连忙摆手说:“婶子 ,你误会了,我这不是卖字,我写就是了,不要钱。”
刘大脚见木生惊慌拒绝,越发觉得他是个好孩子。也没再提给钱的事儿,乐颠颠的跟木生进家,待木生规规整整写好了,把铜钱往木生手里一塞,旋风一样的走了。
木生简直惊呆了:只听说秀才有身价,真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值十文钱了。
把这钱拿给爹娘、爷爷看,都惊叹不已:就那么几个字,竟比得上卖两条板凳了。不过惊叹之后,又告诉木生:乡里乡亲,情义为重,要是人家非要给呢,你……你就收下吧,毕竟,咱上学也得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