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娱乐:典藏华夏,神级扮演古今 > 第26章 眼见不一定为实

第26章 眼见不一定为实(第1页)

    颜回,你去厨房,把米饭蒸一下吧。

    孔子对颜回说道。

    蒸米饭不是一件难事,但选蒸米饭的人选,可不是可以随便的。

    也只有门下道德修养最好的颜回,孔子才能保证他在蒸米饭的过程中不会偷吃,确保弟子们能公平分到米饭。

    是,老师。

    颜回提着米饭,走进了外屋的厨房中。

    过了不久,一个弟子走进屋内,来到孔子面前。

    老师,我看到了颜回在偷着米饭。

    弟子来到孔子面前,低声告密道。

    孔子听到这话,脸上却是浮现了笑容。

    谁都有可能偷吃,唯独颜回不可能。颜回之高尚,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

    若是说门下弟子能让孔子做到完全信任的,也只有颜回一人了。

    老师,这是我亲眼所见的,如果您不信的话,可以亲自去看看。

    弟子见孔子不信他,不岔地说道。

    见他如此言之凿凿,孔子摇了摇头,站起身来。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那为师便去看看。

    说完,孔子起身轻手轻脚地走出屋内,来到厨房窗外。

    当看到窗户里,颜回站在灶台前捧着米饭大口吃着,孔子脸色沉了下来。

    监视器前的张安看着心中一颤,仿佛有一座山岳压在了心上一般。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孔子将要爆发出怒意的时候,赵一洲神色却又缓和了下来,转而是带着浓浓的怜悯和令人心生不忍的难过。

    孔子并没有开口,而是悄无声息地再回到了屋内。

    再高尚的人,也会因为最低级的欲望而犯错啊!

    孔子长叹一声,感慨道。

    又等了好一会,颜回端着米饭走进屋内。

    老师,米饭煮好了,快过来吃吧。

    颜回对孔子说道,脸上满是幸福满足的笑容。

    孔子端详着颜回,似乎是想重新认识这个弟子一般。

    颜回,先不忙着吃,这米饭,祭祀完祖先再吃吧。

    孔子摇了摇头,说道。

    听到这话,颜回脸上顿时露出紧张之色。

    老师,我我

    颜回支支吾吾地。

    孔子依旧是耐心地看着颜回,并没有发怒,等待着颜回主动坦白。

    颜回低下了头,低声说道:

    老师,这个米饭被我偷吃过了。

    颜回此话一出,其他弟子都对他怒目而视,只是孔子的眼神依旧宽厚。

    为何要偷吃呢?

    孔子问道。

    接下来,颜回的回答让所有人都感到羞愧了。

    我打开锅盖,那热气冲天,天花板上的灰尘都洒落在米饭上了,我就想着,把这些不能吃的米饭吃了,就不会浪费粮食了,老师和师弟们也能多吃一些。

    颜回惭愧地说道。

    孔子听到这一番话,神色动容,感到自责不已。

    险些,他便误解了颜回。

    原来,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啊!

    张安的声音再度响起,意味着第二幕的完美结束。

    第二期的重场戏一共有三幕,分别代表着孔子的青年时期、中年时期和晚年时期。

    青年时期,孔子不愿出仕,创办私学,因此穷困潦倒,妻子也离他而去。

    中年时期,孔子官至大司寇,相当于后世的丞相。然后,他过于理想化的思想和不愿为官与世家同流合污,险遭迫害,开始十几年的周游列国。

    晚年时期,孔子回到鲁国,然而他的尊礼复周与礼崩乐坏的那个年代格格不入,更不符合各国追求霸道的理念,所以依旧不得重用。

    就是这样一个一生命运坎坷悲惨的人,在这样的人生遭遇中,整理出了六经。

    有了《春秋》,炎黄民族至此成为这片土地上的正统,无论是哪个外来侵略者,都无法彻底征服这个民族的人民!< br />

    有了《尚书》,这个民族才开始有了历史!

    有了《礼》,方才有了礼义廉耻,上下尊卑!

    有了《乐》,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多民族国家,才能消除差异,团结在一起!

    有了《易经》,阴阳变化揭开了宇宙的第一块神秘面纱!

    有了《诗经》,炎黄民族精神才开始凝聚!

    休息期间,所有人都沉默着,没有人交谈聊天。

    此时,不管是主演还是配角,只要是看着赵一洲的表演的,情绪都完全沉浸在赵一洲流露出来的人性光辉之中了。

    他们开始理解了,为何孔子会被后世称为圣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精灵别闹了 暴君暗恋我的那些日子 军婚之痴汉男神宠妻录 都市巨擘 奶爸大导演 药行江湖 八荒武神 洪荒只有我知道剧情 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