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游人只合江南老 > 五十五、云涌(上)

五十五、云涌(上)(第1页)

    游人只合江南老五十五、云涌(上)

    太子妃亦是颔首微笑道:“父皇身体安康,是国之大幸;国家兴旺,则是你我之大幸了。”二人相视而笑,盈盈浅语,其意融融,最是和平圆满的景象。

    我心中却是暗叹。

    ————————————————————————————

    边境局势越趋紧张,永乐十二年辛丑,皇帝朱棣下令发山东、山西、河南及凤阳、淮安、徐、邳民十五万,运粮赴宣府。庚戌,亲征瓦剌,安远侯柳升领大营,武安侯郑亨领中军,宁阳侯陈懋、丰城侯李彬领左、右哨,成山侯王通、都督谭青领左、右掖,都督刘江、朱荣为前锋。庚寅,发北京,皇太孙朱瞻基从。

    这一场战争,马上又要来到了。

    念及远在瓦剌的以柔,我心中却是挂念万分。以柔,她毕竟是做到了。她成功地挑起了瓦剌和大明王朝之间的战争,她成功地让朱棣夜不安寝。可是,这一场战争,她会胜利么?

    即便是胜利了,她又能够得到什么?

    皇帝率领武将御驾亲征,朝中事由朱高炽和文臣把持。然而这一次监国的太子,却比以往更加的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朱棣带着皇太孙朱瞻基去征战,从侧面显示了对太子一派的信任和重视;可另一方面,永乐十年的处罚仍犹在眼前,而且朱棣,对任何可能威胁到自己权力的人,向来都是十分痛恨且警惕的。无论那人,是自己的兄弟、侄子还是儿子。

    朱高煦对自己的父亲显然是了解的。汉王府中素来的俭朴平静,并未因朱棣不在而有结伙营党的倾向。只有我才知道,朱高煦的夜夜晚归意味着什么。

    正睡得迷迷糊糊间,有人替我轻轻掖了掖被子。我从梦中惊醒过来,低声道:“刚回来么?”朱高煦微微一笑,道:“是。”钻了进来,环抱住我。

    我靠在他身上,叹息道:“怎么又这么晚?”他笑而不语,半晌,忽轻声道:“小七,我想要个孩子,咱们的孩子。”我心中一荡,低声笑道:“是么?”转而又是黯然,成亲已经两年多,我却一直未能怀上身孕,让我不由得怀疑起自己的身体素质了。要是放到现代,还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到底是哪出了毛病,可现在,只能这么漫无止境的等待下去。

    想要转身,却听到他轻微又绵长的呼吸声,却是已经累的睡着了。

    苦笑了一下,躺着不动。黑暗中,再也无法安睡。

    汉王府外有一条林荫道,这条路的尽头便是秦淮河的支流。此刻的秦淮河不如明末热闹有名,仅仅是一个四处垂柳的幽静之处,我却十分喜爱。闲来无事,总是喜欢在这条路上独自漫步。

    今晚,月光淡淡,正是八月盛夏,夜却已起了凉意。河水银光灿灿,倒映着满岸绿柳,那水光潋滟中,摇曳成姿的影儿,不知是天上的月、还是地上的人。

    不觉已走得比往日远了,来到对岸,许是少人打理之故,这里比之汉王府外那一段路来得更为萧瑟荒凉。听得裙袂在地上拖曳而过发出的沙沙声,无端端的寂寞恍惚起来。

    繁华和萧瑟,很多时候,其实只在一河之隔、一念之间吧?

    不经意间,一瞥眼,却见不远处端坐着一人。心中一惊,待得凝神细望,才发现那人居然是朱高炽。

    他亦看到了我,微微一笑,道:“好。”伸手掸了掸草地,做了个手势,意即请我坐下。

    我亦是微笑,走过去坐在他身旁,道:“大哥怎么会在这里?”

    他温然笑道:“这里安静。”目光静静凝视着河水,轻风徐徐而来,二人一时都是静默无语。

    良久,方听他淡然道:“二弟待你好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神话红颜:仙奴 末世修仙 龙瞎,我们走! 顶流私房菜[娱乐圈] 厉先生逾期不候温晴厉应寒 团宠崽崽,要被大佬爹地们宠坏了! 首辅重生后夫人丢了 青云登仙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