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李代桃僵 > 225.统一之战

225.统一之战(第2页)


    宝历九年秋,幽州被唐军攻破,依旧是一场大屠杀大抢劫,随后檀州、蓟州相继克服,李煦遣巴突率军追击朱克融,令刘璞占领营州。

    幽州平定,淄青众小国诸侯纷纷遣使来洛阳,向李煦献纳版图、户口。李煦好言抚慰,令诸国与王智兴断绝关系,又索要金银美女,诸国虽叫苦连天,心中却暗喜不已,以为李煦接受了他们的降表,不会再将他们怎样。

    在诸国的帮助下,李煦遣偏师夺取海州、泗州,将王智兴压入淮河以南。

    渤海国王接到李煦的书信,李煦要其擒送朱克融,言辞十分不客气,渤海国王觉得自尊心受辱,却又不敢怠慢,便连夜召大臣商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重臣皆受安兴坊的贿赂,奏称李煦势大不可挡,朱克融昔日主持幽州时常拿本地所产劣质商品欺骗渤海人,实属可诛之列,因此主张擒拿朱克融献李煦。

    朱克融在渤海也有代言人,只是不及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人权高位重,无法直接影响渤海王的决策。

    渤海王思前想后,决定闭国门不纳朱克融。

    朱克融无路可走,转而投奔新罗国。新罗国王大开国门诱其进京,就地擒拿,斩首送洛阳,大燕国百官、宗室亦被斩杀殆尽,惟将朱克融嫔妃和美貌宫女藏匿。

    李煦拿到朱克融的人头后,即调遣刘璞、巴突主力八万人南下灭曹国,屠城,杀曹国国王、王后,宗室、大臣三千人,将**宫女嫔妃赏赐军士,大军屯驻徐州、郓州,休整军备。以唐天子诏,诏令淄青各国各镇国王节度使即刻入长安觐见。

    各小国莫敢不从,凄凄惨惨告别故国进长安,依照国大国小,忠顺与否,封为公侯伯子男不等,令其在长安购宅居住,虽然无兵无权,却也保得富贵,而那些敢于顽抗者,一旦城破,皆族灭国亡,有这个例子在先。颍州、蔡州相继归降。李煦收蔡州兵三万人,给予全副装备,令其南下为盗寇,占据山林水泽,蓄养士气,以待唐军南下。

    肖世展在常思云、李海山的策应下,进军神速,连定山南西、两川和黔州四道。常思云和李海山进京见李煦,两人并非一路,却同劝李煦称帝,李煦道:“大唐国运未终,江南百姓依旧盼望王师,我若猝然称帝,只恐江南百姓誓死抵抗,又要生灵涂炭。”二人见李煦心意已决,遂不再劝。

    入冬,李湛观球时坠马,昏迷一天一夜,醒来后,群臣上表请立太子,遂以伦王李蒲为皇太子。元旦前李煦回京,李湛腿刚刚能走,亲自驾车出城相迎。与李煦一同回宫。

    陈弘志由江陵回京,年前他重病了一场,自知性命不久,说起话来也就无所顾忌。对李煦说:“太皇太后已知太子是你的骨肉,也知大唐国祚将终,天下,李唐宗室愿拱手相让,只请太师手下容情,不要赶尽杀绝。”李煦道:“太皇太后既然这么说,却准备怎么做?”陈弘志道:“天子退位为太上皇,令太子继位,太师为摄政,总统军国事务。”

    李煦道:“条件呢?”

    陈弘志道:“保全李唐宗室,国号不改,历代皇帝皇陵祭拜不废。”

    李煦道:“这样的国与我有何干系?”

    陈弘志道:“若依太师之见呢?”

    李煦道:“仿武后废中宗故事,废天子尊位,立太子为国君,我受半幅天子銮驾,总统军国事。”

    陈弘志道:“如此若能保全李唐宗室,我想太皇太后还是乐见其成的。”

    李煦道:“拭目以待吧。”

    宝历十年正月,太皇太后郭氏下懿旨废李湛皇帝位,贬为庶民,立太子李蒲为皇帝,于正月二十六在宣政殿登基。

    新天子尊生母陈氏为皇太后,以太师李煦为秉笔宰相,总统军国事务,李德裕、常思云、李绅为宰相。

    ———第四卷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江山策之云谋天下 宅英灵 一月阑珊映彼岸 逆转心魔 假如中也没有成为羊之王 女神的镇国龙婿 逢场作戏 血天涯 快穿:当恶毒女配是娇媚尤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