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七月 > 八十八 二百五风波

八十八 二百五风波(第2页)


    洛襄回报消息的时候,是当日傍晚,李正元正在御花园的凉亭里头检查皇太孙的功课,听了汇报之后,当时就怪笑不笑地问洛襄,道:“这么说来,这位叫岳赋的大才子,早就已经是朕的爱卿了,只不过是朕忘记了?”

    “陛下执掌天下日理万机,那小子,还不够资格让陛下记住。”洛襄诚惶诚恐道。

    李正元笑了笑,拍拍站在他身旁的李建文的肩膀,笑道:“朕的孙子都这么大了,该是娶媳妇的年纪了,朕是想不认老都不行了。”

    洛襄确实是向皇帝汇报过两次关于岳赋的事情,第一次是三才宝玉附体,要给岳赋讨要一个千户的官职。第二次是魔蛮犯境,岳赋靠杨铁心相助,吓退魔蛮大军,解荣平城之围。

    第一件事,对于李正元来说,根本不足为道,他早就彻底忘记,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岳赋的千户官身,还在吏部审批,迟迟没下来,俸禄自然也没有着落。

    第二件事,算是大事,李正元也确实有些印象,只不过,他每天处理的事情,有哪一件不是大事?到了现在,他也就仅仅记得有那么一回事,有那么一个人而已。至于那人的名字,他是彻底想不起来了。

    李正元不一定是个好皇帝,但他一定是个非常勤奋的皇帝,他知道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守天下,更是难上加难。

    登基十八年来,他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凡事亲力亲为,不敢有丝毫的怠惰,他每日接触的事情,涉及大明整个天下,皆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一天之内看过的人名,没有一千也有九百,记不住,也是人之常情。

    况且,像岳赋这样才十八岁的小子,能在李正元的记忆里留下一些痕迹,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得到洛襄提醒,李正元想起有那么一回事,又记得孙子李建文当时就在荣平城,便向李建文询问关于岳赋的事情。

    当日魔蛮被岳赋吓得退兵之后,李永乐与洛襄恐防魔蛮回再度折回,立刻派人送李建文回天定京,所以,他是在腊月二十五离开荣平城的,年也是在回京的路上过。

    李建文对岳赋的印象非常不错,他开始滔滔不绝地向皇爷爷讲述岳赋的故事,包括岳赋上茅厕拉屎也要带上本《千字文》,威胁洛襄开城门,宝玉附体把洛襄气得吐血,立筷不倒的典故,主仆死守南门,与及一人一驴独闯魔蛮军营的事情,全部告诉了李正元。

    就算是岳赋每天晚上修行特殊肌炼法,哈哈大笑吵得人睡不着觉这样的小事,也无遗漏。至于岳赋与铁胆书生的关系,则是简单一句略过。

    李正元看着孙子崇敬的表情,听着岳赋的事迹,亦不禁为这个年轻人轻轻点头。

    世界何其之大,然而,天下间,能让李正元点头的人,实在不多,而岳赋,让他连续点了三次头。

    洛襄听着,心里暗暗叫苦,这位殿下,把他不顾百姓死活不开城门这件事都直接说了出来,李正元虽然杀戮成性,却也爱民如子,这两点虽然自相矛盾的,但是李正元这个皇帝,就是这种矛盾的综合体。

    等到李建文说完,洛襄立刻跪倒在地上,叩头不起,大呼:“臣知罪!”他说的,是关城门不顾灾民的事情。

    “你也是为了给朕办事,不过,做法确实有不妥,既然知罪,自己到马公公那儿领三十大板吧。”李正元淡淡地说了一句,让洛襄退下。

    “谢主隆恩!”洛襄退出御花园,铁青着脸,去马公公那儿打屁股了。

    只是,这事情该如何处置呢?李正元也颇为伤脑筋。他让李建文回去,然后宣古玥到御书房觐见。

    等到中书省右丞相古玥到了御书房,李正元已经考虑好处理办法。

    “惟才啊。”李正元用手轻轻敲打着桌面,叫了一声,而惟才,是古玥的表字。

    “微臣在。”古玥恭敬行礼叩拜。

    “下午的彩云你也见到了,事情的详细内情,你可以询问洛襄,他现在就在御用监马荣成那儿受廷杖。

    你退下后可以向他询问细节,今晚拟一道旨,明日用作向都察院与其他考生及家长解释,出了个这样的成绩,明天肯定会有人闹事。”

    “臣领旨。”古玥再次叩拜,额头渗出一滴冷汗,心想,洛襄是李正元的心腹近臣,最受信任,为何会要受廷杖呢?莫非要出大事不成?

    李正元年纪是大了,但还未到老眼昏花的程度,他看见了一滴豆大的汗珠一直沿着古玥的额头流到鼻尖,猜到古玥在想什么,便道:“洛襄犯了点小错,朕小惩大诫,你不要作不必要的猜想。”

    “陛下英明!”古玥第三次叩拜。

    隔了一会儿,李正元突然又问:“惟才啊,现在朝廷里,哪个衙门缺五品的官?只要五品,高了低了都不要。”

    ♂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山洼小富农 青春与你相遇 刘鑫张小佳 快穿之炮灰女配自救系统 穿越农家医女有空间 都市玄门弃少 五条严胜选择c位出道 天师饶命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 [美娱]总统系统,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