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样的地方,这样的待遇,又能给你寒微的地步给以怎样的改变?你的工资水平决定了你自己的购买力水平,你微薄的工资从来不见涨过,你能花在消费上的钱屈指可数。当在经济萧条的时刻,国家把整个公民的钱财,花在挽救那些即将破产,或者将要破产的工厂身上,想用再次的大规模生产来刺激消费,提高居民的购买力,这在明眼人看来,只是缘木求鱼;你不管投入再多的钱给了富裕阶层,不管多么的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但我相信,这个世界上穷苦的人总占大多数,他们用工资支撑起来的购买力,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任何改变,因此工厂生产出再多的产品,内需还是如以前一样,于是这只会导致供需矛盾的进一步加大,到时甚至演变成激烈的社会危机。
现在,我以自己出生于世的经历,在自己苦难历程过的经历,觉得所有的苦难来源,并不是一个努力或者不努力的结果,而是由于贫富差别两极太大,所造成的不公平秩序而导致了生活中的艰难的一切。而这样的一种过程,决不是表面上的经济增长的数字能带给人心安,而是蛋糕的分配比例,将成为我们生存下去更加迫切的问题。假如这种分配比例,还是如以前一样,太过于失衡,那即使你整天在我耳朵里唠叨个不停,说什么责任和义务的对等,对企业对社会的忠诚,那它也将是一句空话。花那么多公民的钱在刺激生产上,不如花更多的精力,在怎样提高普通人的工资水平上,来刺激消费。这样整个社会的购买力水平,自然会水涨船高,你机器的开动也就有了正当的理由。要不然,这一切都不过是自欺欺人,你只是在小孩子玩家家,你自编自演,并不能带来半点实际效用。
危机的发生,是多年以来普通劳动者低工资水平造成的恶果。而太多贫困人口的存在,就决定了你所采取的措施,首先是要有针对性的面向他们,去对症下药,找错了方向,一切都是白搭进去。我想的是,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就不能放弃某些仅仅自己私人的利益,而宁愿让一种不公平的秩序,就一直不停的运转上去?要知道,高暴利导致高风险,即使是你个人的行为,也可能造成整个社会的危机,造成整个社会的突然神经失控。你就不能,放弃一点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使大多数人的生活,有一点实质性的改观?这样的话,经济平稳进步,社会和谐共信,对每个群体的人来说,都不至于造成什么怨言。
但是,在一夜之间,狂富的神话一下子被掀倒在地。那么多的成功学,那么多的名流雅士,对这一场经过还一直抱着观望怀疑的态度,他们还在痴呆的等待着黄金盛季的到来。只是这好戏可能不会再次上演,假如还是停留在部门的利益上,停留在自己的圈子里,并不能从整体和大局上去看这些问题,这所造成的后果可能更坏。尤其令人不解的是,一些人竟然还幼稚的以为,农村的土地,是最后一块未被划分开的蛋糕,是由于农村生产力的落后,才导致了他们的贫穷,才导致了内需的跟不上去。于是要实行的巨大措施是,就是把土地能实行流转,使土地能够正常进行买卖。
说起来是一个宏伟而且冠冕堂皇的计划,是为了贫困人口的长远未来。但我弄不明白的是,实际上绝大部分的农村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他们的劳动所得,也多半来源于城市的地方。土地不出卖,对他们的实际生活本不造成大的影响,他们还可以象候鸟迁徙一样,在冬天的时候在家里度过暖冬。但是假如真的出卖了所有的土地了的话,那他们绝对就会变得一无所有,他们就只能在城市里生活下来,但由于房价的高昂,他们就只能在整个城市里流荡。而过于流荡又没有很正常保障的生活的这部分人,由于在夹缝里的生存,又由于没有了别的乡土的保障,就很可能转变成流民。而自古以来中国流民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力,都是巨大的甚至是超过了人所能拥有的控制力!
西晋末年,流民的衣食无着,导致了社会不安定的状态,持续了多少年!元末的流民起义,同样造成了这样的后果。因此,对于那些只会损害下层人根本利益的事情,在一个人口泱泱的大国,从来都要慎重之重。而那些一味鼓吹却又没有了解具体国情的书呆子,当然有必要对他们的教育进行反省,对我们的整个教育体制,也要有一条新路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