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桐不由看了景文离一眼,感喟地反驳到:“您老这话也不尽然,万事都没到一个生死关头。世事无常,奢也好,俭也罢,在生命面前那都是浮云。”
“呵呵,你这丫头小小年纪看得倒是透彻!”
因为我身边就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据呀。这位世子当时的嘴也是刁钻的很,如今不也是跟着我粗茶淡饭么!就是自己,在现代可也没受过这样的苦呀。老人们都说,世上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这话现在才有了这么深刻的体会。
苏桐呵呵一笑,“大概遭过了大罪,有些事情看得淡了些。”
吴师爷却是误会了,“也是,你家里遭了那么大的灾,见过了那么多的生离死别,有了这样的看法也不为过,但是小小年纪可不能生出厌世之心才好。”
“哪能呀!”自己这个俗人实在是没有那样的大彻大悟的觉悟。苏桐怕吴师爷再问一些渝州灾民的事情,急忙转移了话题,“大人可是同意我找些营生,哦,绝对不违法乱纪的。”
吴师爷笑了笑,“大人虽然没明说,但是好像也没说反对,想来你要是遵纪守法,他应该不会反对的。”
“那可太好了!”见吴师爷不解的看过来,苏桐这才发现自己高兴太过了,“我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帮着夫人给大伙儿解决伙食太过清淡的问题了。呵呵,您老难道不是也跟着受惠么。”
苏桐得了吴师爷的话,便光明正大的带着一帮人出了来凤县城。
看着身边的几个“手下”,问道:“你们可是知道离这儿最近的山在哪儿?”对上众人不解的目光,为自己得假公济私找了个一本正经的理由,“既要熟悉地形,又要练习箭术,最好的法子就是去山里。哪家盗贼不是想着藏到深山里?只有对着猎物练习,你们的进步才能一日千里不是。”说完,捅了捅一旁的景文离。
景文离也是一脸深沉地附和到:“是这个道理,我们先熟悉了山脚下的村庄,然后再进山练箭。”
头头都这么说了,自己这群当手下的还能说什么。一个叫赵峰的汉子说道:“此去东南四十多里有八风山,山脚有两个村子,山上的猎物也不少,我家岳丈就在山脚下,以前我也曾经和他们上过山。”
四十里?有些远,赶不上做饭岂不是要挨骂!“近处还有有猎物的山林么?”
众人摇了摇头。
还不带苏桐说话,景文离便拍板决定了:“好,我们就去八风山。”好似怕苏桐不愿意似的,一马当先的便走了出去。
无奈,苏桐只要跟着了。
景文离算是有了动力,四十里路硬是走出了急行军的架势,不到一个时辰便到了地方。先是到了山脚下的村子象征性的绕了一圈。询问了村长的一些日常情况,然后便在村长们忐忑不解的目光中进了山。
景文离自从到了来凤县便再也没有机会打猎,如今可算是得了机会,竟然出乎意料的收获丰富。几名跟班的衙役见了景文离的百发百中的身手,更加的佩服了。景文离倒是也没藏私,一一指点了他们箭术。
也不知是徒弟太聪明还是师傅水平高,还别说,这些人从山上下来的时候,已经有模有样了。不说景文离射了一只鹿两只野兔,便是跟班的衙役都歪打正着的射了两只野鸡。
日已偏西,几人尽兴地下了山,苏桐看着几人身上扛的这些猎物,有些发愁。自己这些人可是穿着公服出来的,这么明晃晃的扛着这些东西回去,不是擎等着让人家指指点点么。
赵峰大概看出了苏桐的为难,尝试着问道:“我岳丈家就在西山村,我去他家把推车借来好了,等过后我再送回来就成。”
这倒是个好法子。“你去吧,我们在路口等你。”
“好嘞!”赵峰把身上的猎物给了他人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