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东京大学堂的窘境(第2页)
所谓形形色色的高贵者,首先者该是生存问题,筑造高贵的生活所需的高贵的条件,无非是一种生存手段——安家立命的凭借而已,混口饭吃罢了,不过物质上好一些。就起根源,和老农土里刨食何异啊!
所以孟鸣就是要驳斥时下唯“士人”高人一等的论调,无论是发明活字印刷术,降低刊印书籍的成本,让想读书的人都能买得起书,最后全天下的人都能读书识字,让读书不再是所谓“士人”的特权,让其一次成为特权阶层。还是建立这东京大学堂也是改变世人眼下的“唯有读书高”的看法,让士人看到学习理科的学生一样会有出路,一样会体面且衣食无忧。再后来提出的新学,就是从根子上挖掉眼下已被篡改的面目全非且日益腐朽的旧儒学,另起炉灶,腾笼换鸟,提出新儒学,温水煮青蛙,悄悄砍掉士绅阶层的对知识的把控权。也能扼杀更加守旧和腐朽的程朱理学的诞生。
孟鸣知道这条路并不好走,但也要检查,至少孟鸣已经点燃了火种,前世红朝太祖曾在革命最困难、最黑暗的时候说了一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孟鸣也满怀信心,迎难而上。
以后东京大学堂的理科学生的学期增加至四年,最后一年到相关单位实习,现在和户部、工部已签约成为实习单位,后续的开封府和下面的京畿县也招聘东京大学堂的实习生。
孟鸣想东京大学堂一定会被认可的,从今年起的三年之内。所以我准备筹划大学堂建设二期工程,争取三年之内完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