蕊儿满脸堆笑,“福晋这些天气色好了很多?难道是有什么喜事吗?”
我笑而不语,推着她催促道:“还不快去把我箱笼里的袍子拿来,麻雀似的,叽叽喳喳的。”
蕊儿一边笑着去拿衣服,一边仍不忘了打趣我,“福晋自己还不是一天到晚叽叽咯咯的说个不停。”
十一月,胤祯奉命回京述职。
他就要回来了,我终于盼到了这一天。
三天前我就命人把院子里里外外前前后后打扫一新。铜炉里熏上十四喜欢的香,窗纱换上了喜庆的银红色,花囊里插了雪球般的白菊,备着他爱喝的酒,他喜欢的茶。
对着铜镜中的自己,忽然有些伤感,我确实已不再年轻,眼角有了皱纹,皮肤苍白无光,三十三岁,就是放在现代,也不再是一个女人最好的时期。我在古代最好的年华,最好的十年,我却全部用来浪费——用来恨,用来怕。
“福晋,想什么呢?宫里传出的信,爷马上就到了呢。”蕊儿喜滋滋的在一旁催促道。
我理了理鬓角,又匆匆在两颊涂了些胭脂,对着镜中的自己又打量了一番,才向外走去。
大门外锣鼓震天,鲜花夹道,十四一身戎装,背后是夕阳的万丈光芒,前面是拥挤的百姓,却自觉的在队伍走近时退向道路两侧,他骑马走在队伍的最前头,脸上神采飞扬,西北的烈日在他的脸上镀上一层古铜色,下颚处一道若隐若现的刀疤,却丝毫无损他的俊朗,却更增加了几分隽永凝重,他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眉梢眼角却是难以察觉的疲倦。
大概他已疲倦了这样的夸奖与吹捧。
大概这场三年的战役他真的是累了。
我立在府门口,眺望着他,他的目光不着边际,不在任何地方停留。
他下马,脸上仍旧是淡然的笑,他目光转向我站立的方位,却没有焦距,似乎更远一些。
周围这么多人,他或许不好直接将目光投向我,我心中一阵暖意,迎着他走了上去。
他缓缓的走来,嘴角仍旧是那个笑,我脸上的笑意也更浓,一步之遥的地方,我伸出了手,他也伸出手,我望着他的指尖,缓缓上前。
却与之交错而过,他弯腰,抱起了一个孩子,声音暗哑,说道:“想阿玛了吗?”
我伸出的手臂僵在虚空中,错愕了片刻,转过脸,他却已抱着孩子大步向府里走去,身后趋之若鹫的人流迅速的随之涌入,将我的视线隔断,他淹没在那人流里,我僵立在那里,心中渐渐冰冷下来。
原来,并不是所有的爱都会永远在你一转身就可以抓到的地方等待着。等的久了,等的人是会倦的,倦了,也就不等了。
方才,自始至终。他或许都没有看过我。
自作孽,不可活。
一切都是我咎由自取。
身旁一个温柔的声音轻声道:“福晋。”
我蓦然回头,是璎珞,璎珞冲我微微一笑,伸手将我拉出人群,一直到一旁的石狮子那里才停下,“福晋,方才想什么呢?那么入神,叫了你几声只是听不见,门口那么多人,被挤倒了就不好了。”
我勉强冲她一笑,忽然见队伍后面一顶轿子抬了过来,璎珞也随着我的目光望去,淡淡的说道:“那位大概就是十四爷新娶的侧福晋了吧?还是皇上亲自赐婚的。”
侧福晋?新娶?我紧紧的盯着轿中走出来的女子,无暇留意璎珞话中的失落与酸楚。
只见那女子年约二八,生的娇俏可人,只是眉头蹙着,脸上似乎挂着泪痕。
璎珞又道:“听说爷在甘州为了逗她开心,命人挖了甘州河的大坝,让水倒淹甘州城,结了冰,好让士兵在冰上做嬉,博美人一笑。只是苦了那一城的百姓,整日生活再冰水中。”
我随口道:“他倒是很有周幽王的潜质。”
璎珞微微纳罕,我也不理会,又跟着问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璎珞诧异的看了我一眼,垂目道:“老早了,爷在西北那边的事儿也不止这一件,从军中传回来了好些呢。想是底下人怕福晋听了不自在,就没有敢乱说。”
我胡乱点了点头,“这个侧福晋是谁家的闺女?”
璎珞颇有些为难,似乎很难措辞启口,半晌才讷讷的道:“听说本是有夫之妇,说是蒙古一个台吉的福晋,是爷跟九爷合着瞒了皇上,万岁爷才赐的婚。”
我点点头,向璎珞勉强一笑,“走吧,人都散尽了,我们回去吧。”
璎珞应了一声,两人缓缓的向府里走去,却是各怀心事。
♂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