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里外的莫斯科,已经接到弗拉基米尔城的预警,但是并没有太过重视。
一方面是自从强权派菲拉列特大牧首(沙皇父亲)病逝,整个沙皇政府陷入一段权力真空时期。
一方面是被大牧首打压的唯唯诺诺的大贵族们,扬眉吐气的卷土重来,再度掌握了实际权力。
沙皇米哈伊尔是个软弱性格,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个妈宝男,对自己的母亲可谓俯首帖耳。
现在是他娘掌控宫廷,大贵族们掌控外庭。
为啥这么不在意权势呢?因为他这个沙皇本来就是赶鸭子上架的。
这可是161年,罗斯国全体“缙绅会议”选举出新一任沙皇。
设身处地的想,如果是大明皇帝的人选,交给东林党这样的人去选择。
他们是选永乐帝这样的强势皇帝,还是像崇祯这样被忽悠瘸,相对好控制的皇帝。
结果还用思考吗?那是不言而喻的。
按一般人思维,能当上高高在上的沙皇,是多么求之不得的事。
但米哈伊尔却不是这样,他是被迫当上沙皇的。
真的!他根本就不像当。
当年莫斯科使团去迎接米哈伊尔,和其母亲去登基时,竟遭到米哈伊尔母子的严词拒绝。
因为此前的几位俄国沙皇,从戈东诺夫到他的儿子费多尔,再到两个伪德米特里,直至舒伊斯基。婷阅小说网
无一人善终,而且当时沙俄内外非常混乱,财政等于是负的,国民穷困潦倒、四处起义不断。
外有强敌,还不止一个,内有豪强,还是一群。
沙皇宝座就是把人架在火上烤,谁去谁傻比,要不然早就被人抢了,还能轮到他?
所以这母子俩死活不答应,此时去作沙皇,绝对是凶多吉少。
这一僵持,缙绅们也觉得尴尬,这特么连皇帝都没人肯做,这不就毁了吗。
后经莫斯科使团的一再劝说,并答应各种保证他们母子安全的条件后。
米哈伊尔和其母亲,才勉为其难的答应去莫斯科当沙皇。
真的是勉为其难,提着脑袋去的。
161年7月11日,也就是米哈伊尔17岁生日这天,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一任沙皇米哈伊尔正式登基!
米哈伊尔是一个很懦弱的人,他当沙皇既无治国能力,又无施政经验,遇事只能听信母亲和身边几个近臣的主意。
大事还是人家“缙绅会议”说了算,正好不用他烦神。
都是好好好、行行行,你们安排,他就是个人型图章,吉祥物。
他爹回国后,靠着大牧首的身份,才把权力收回了不少。
这个和法兰西、西班牙一样,都是宗教首脑执政。
结果去年一战溃不成军,到现在都没恢复元气。
他爹郁郁而终,大贵族们卷土重来,米哈伊尔这个名义上的沙皇,继续充当吉祥物。
罗斯国的缙绅,就是各个大贵族、大地主,对这些人来说,最关心的就是自己领地的收益。
谁想真正找个沙皇爸爸对自己指手画脚,连原本缴械投降,撤回来的八千多精锐,到现在才把装备补齐。
就这还是因为里面不少重要军职,都是各大贵族子弟把持才有的这个结果。
收到三四百里外的弗拉基米尔城,又有农奴闹事,还有哥萨克骑兵参与,什么鞑靼的火枪手也在里面搅合。
没人当回事,真的!
这些也就那些哥萨克骑兵能重视一点,鞑靼的火枪手,估计是什么强盗团伙。
对付这些人,不过就是出点钱而已,大不了给点低级爵位。
让他们有劲往远东使去,大家一起坐而得利不香嘛?
至于那些占大多数的泥腿子,前些年十几万都剿灭了,这几万算个屁啊,刀都舞不利落。
莫斯科附近的大贵族,几家凑凑,也组织了四五千的战士,集中到莫斯科城里集中成军,准备给这些贼子个厉害尝尝。
于是,王柏树指挥着不到两万人,简单整编过后的主力部队,轻轻松松抵达莫斯科郊外。
物资充裕,大伙儿就一路沿着大道前进,都没抽空去打土豪。
每天50里左右,一路跋涉专心致志的前往预定的目的地。
莫斯科城可不是弗拉基米尔那种小城,柏树旅拿下的喀山城、秋明城这些城堡也靠不上边。
毕竟是一国之都,气势还是有的,城高壕深、气度不凡。
“莫斯科大地之上,
唯见克里姆林宫高耸;
克里姆林宫之上,
唯见遥遥苍穹。”
在古老的罗斯谚语中,雄伟庄严的克里姆林宫是罗斯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