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狗日的!”王邻苦笑着骂了一声。不过,还不得不说,贾诩这是唯一的办法。
黄巾军中的读书人不多,无法治理好一个州,但如果只是治理一个郡,那还是绰绰有余的。待到有了治理效果,再培养或引进人才,并逐步缓解与读书人的关系,招揽一些寒门学子用于治理地方,然后再扩张区域,应该还是大有可为的。
战略已定,王邻也顿时觉得轻松了很多。
重新躺下来,靠在树根上眯着眼睛,不一会儿就传出了匀称的鼾声。
……
约摸过了一个半时辰,典韦终于带着老婆孩子出现了。
典韦的老婆邢氏,也是高大威猛,其身材与典韦有得一拼,其儿子典满,虽才三岁,却长得胖墩结实,有这样的父母基因,估计长大之后又是一只怪兽。
队伍里本就有备用战马,王邻让亲兵拉来两匹战马,供典韦和邢氏骑乘。
典韦是擅长步战,但是别以为人家笨到学不会骑马。
后世说典韦不会骑马的人,基本上都是脑袋进了水的。但凡脑子没有进水的,都会明白……能将武艺学好的人,还学不会骑马么?
此时的典韦就骑马骑得很好。只是身躯雄壮,战马有些不堪重负,王邻只好多给他几匹战马备用,让他轮着骑。
……
此时太阳偏西,微风送爽。一行人上了战马,快马加鞭往梁国郡城赶去。
到了梁国郡城之后,又掉头向北,到了第二天下午才赶上了北上的黄巾大军。
彭脱见到王邻归来,也赶紧过来相见道:“情况有变,董卓已经收到了朝廷新给的一万五千援兵,而且,据说东郡的卜已所部,已被朱儁击败,卜已阵亡,战死或被俘者达六万余人,仅有管亥带着的两万余人退回了青州。”
这倒是一个新情况。
按照,王邻原本的计划,是要与卜已一起夹击朱儁的,没想到拥兵十万的卜已会败得这么快!
接到这个消息之后,王麻子气得掀翻了桌子骂娘:“娘希匹的,朱儁才两万人,卜已却有黄巾十万之众,十万之众竟然被人家两万人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如此乌合之众,还整天叫他娘的“黄天当立”有个屁用!”
诸将见王邻发火,都不敢吱声。
过了半晌,才有“服刑人员”贾诩上前对王邻道:“局势有变,吾军……呃,渠帅的大军危矣。”
被抓一个多月的贾诩,现在已经有点归属感了,刚才竟下意识地冒出了“吾军”两个字,还好纠正得快,才不至于站错立场。
贾诩的意思,王邻也是明白的。
按照王邻的计划,本来是要让一军阻挡尾随而来的董卓的追兵,然后主力快速北上与卜已夹击朱儁,然后,待到击败朱儁之后再合自己与卜已两军之力反扑董卓的。但现在卜已败亡,倒是将自己这支军队陷在了朱儁和董卓之间,成了被夹击者。
这真是……害人者人恒害之,“夹”人者人恒“夹”之……
……
硬打是打不过的,董卓在得到增援后,已经有了三万人马,朱儁有两万人马,这两股人马加在一起有五万人!
而王邻呢?在伏牛山“瘦身”之后,战兵六万人,辅兵三万多人。经过这十几天的转战,沿路吸收了一些黄巾,战兵增加到了六万五千人,辅兵增加到了四万多人。
抛开辅兵不计!
官军的兵力与王邻的黄巾战兵兵力几乎相差无几!
逃也是逃不掉的,尽管,王邻现在只要带兵向东进入徐州彭城,就可以缓解被夹击的状态。
但是,精锐的官军在行军速度上会快于黄巾,人家很快就会合兵一处撵上来,若被衔尾追杀,只会败得更惨。
王邻沉思良久之后,断然下令道:“樊雷带四万辅兵营,绕道徐州去泰山郡,战兵营随本帅留下阻敌。”
话音未落,贾诩高声阻止道:“渠帅且慢,贾某想要减刑!”
王邻听到贾诩想要“减刑”,心中大喜,连忙问道:“汝有何计?”
“先说好减刑的事。”贾诩道:“若是打败了朱儁,减刑多少;打败了董卓,减刑多少;若是全打败他们,又是减刑多少?”
王邻道:“按之前谈好的章程,打败朱儁减二十天,打败董卓也是减二十天,若是全打败,减四十天。”
“太少!”贾诩道:“渠帅现在身陷危局,怎么滴也得加多四十天!”
王邻:“你这人太不厚道,怎么可以乘人之危呢?哪能加四十天那么多?最多给你加五天!”
贾诩:“渠帅你不能太扼门,我再减五天,就加三十五天,一共七十五天,如何?”
王邻:“不行,哪能加这么多?一口价,加十天!”
贾诩:“太少太少,我再让一步,三十天,算我吃亏!”
王邻:“不行不行,你是读书人,读书人应该多干些雪中送炭的事,怎么可以落井下石呢?你读了那么多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么?!我看这样,给你加多十三天如何?不能再谈了,再谈就有辱斯文了。”
贾诩怒了:“去他娘的读书人,老子现在是劳改犯!你大人大量,行行好,再加点,揍个整数,共加二十天如何?”
“I服了you!”王邻被缠得没法,只好说道:“成交!若能同时打败董卓和朱儁,给你减刑六十天!现在知足了吧,还不快把计谋说出来?小心本帅自己想出妙策来,有你哭的!”
“别别别!”贾诩一边奸笑,一边说道:“渠帅你就不用想了,别抢了贾某的生意。你听我说……对付朱儁和董卓,渠帅可用……“两面三刀”之计败之!”
“反间计?”
王邻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不过王邻并没有明说,而是依旧示意贾诩说下去。
“是的。”贾诩道:“董卓出身卑微,功高而不与党人结交,是为孤臣也!而朱儁、皇甫嵩、卢植,其实皆为党人或党人奥援。皇帝因董卓势孤而重用之,党人必恨董卓而胜过黄巾!欲诛之而后快也!”
饿得个乖乖!
什么叫一针见血?这就叫一针见血!
什么叫洞彻人心?这就叫洞彻人心!!
什么叫毒士?他娘的……这就叫毒士!!!
一句……“党人必恨董卓而胜过黄巾!欲诛之而后快”,将汉末朝政倾扎的现实展现得淋漓尽致!
没错,这便是机会,绝对是机会!xしēωēй.coΜ
接下来,已经不用贾诩教王邻怎么做了,王邻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
半天之后,远远地坠在王邻身后五十里左右的董卓军营,来了一位老熟人,这人便是上次在宛城时出使过董卓军的孙夏。
孙夏见到董卓之后,先是对董卓施了一礼道:“大渠帅让孙某来向董将军道谢,感谢董将军千里护送!”
“少来这一套!”董卓毫不领情地斥道:“本将对王隔壁只是尾随而不进攻,并非念他什么私情,而是兵力不足,以一万五千人去打王隔壁十万人马,本将可没这么傻。”
“那么……现在呢?”孙夏问道:“听说董将军已经收到朝廷派来的援军,兵力已达三万,孙某很是好奇……“不傻”的董将军,接下来会如何做呢?”
“这还用问吗?”董卓大笑道:“自然是与朱儁将军联合,一南一北夹击王隔壁,一举歼灭之!”
“这就是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