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王邻带着六万战兵,假扮成乱糟糟的辅兵向南而来时,董卓的中军大帐中,将军们正在一边喝酒一边议事。
这是董卓的习惯。
心性粗豪的董卓,并不喜欢汉军那种规规矩矩的“升帐议事”,而是喜欢西凉胡人的那种……与将军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吃肉,一边讨论战事。
手下马贼出身的悍将郭氾一边喝酒一边抱怨道:“熊他娘的,朝廷给调的什么破兵?竟然全是来自中原的弱鸡兵,而且是步兵为主,骑兵不到两千!要我说,咱们干脆派人去招来西凉旧部,只要五千西凉铁骑,便可横扫蚁贼,什么朱儁啊,卢植啊,都他娘的靠边站去!”
董卓闻言,笑了笑,没有说话。
“何须去西凉?只要将放在河东郡的三千飞熊军带上,便可横扫蚁贼!”
说话的是董卓手下第一悍将——飞将军李广之孙……李傕!
李傕出身陇西李氏,乃是飞将军李广的第十二世孙。陇西李家世代将门,从李信开始往下数:李信、李广、李敢、李陵,至后来的西凉国李暠,唐朝皇帝李渊、李世民,尽是出自陇西李氏。
李傕也不赖,董卓手上握着的最强的一支军队……飞熊军,便是由李傕统领。而且,这支军队现在就在董卓任职太守的河东。
李儒见郭汜和李傕都有些抱怨,便开口安抚道:“尔等心中所想,董公又岂会不知?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现在时机敏感,朝堂之上暗流涌动,诡谲横生。大家还是安生点好。”
顿了一下,李儒又道:“调兵的权力在朝廷手中,朝中某些大臣唯恐董公立功,又岂会为董公调来西凉旧部?而那支窝在河东的飞熊军,虽可做刺吏部曲带来,但若是真带来了,恐怕以后就会被皇帝陛下收归朝廷了。”
“这……这又是何意?”郭汜不解地问道。
“河东就帝都雒阳之侧!”李儒道:“若是皇帝陛下知道雒阳之侧有这么一支强军,恐怕会睡不着觉的。”
将军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董卓一直在啃着一只烤羊腿,待到李儒说完之后,董卓才用衣袖擦了擦油油的嘴巴,豪爽地说道:“诸位何须抱怨?三万官军,便是独战王麻子十万大军,亦是犁庭扫穴一般,何况还有李文优的妙计?大家尽管喝酒吃肉,吃饱喝足之后,本将就带尔等去灭了那王麻子。什么盖世悍匪,在本将眼中,不过是只跳梁小丑而已。”
众将闻言,尽皆大笑。
笑声未毕,有斥候前来禀报道:“王麻子已经离此不到十里?”
李儒闻言一愣,又赶紧问道:“是王麻子亲自统兵?兵力多少?”
斥候道:“是王麻子的帅旗,离得较远,未见其人;兵力大约三万,但旗鼓众多,若非靠近查看,还以为是六七万大军!”
李儒点了点头,又问道:“军容如何?”
斥候道:“军容散乱,如同难民过境!”
众将闻言,尽皆大笑。唯李儒眉头紧皱。
……
董卓见李儒皱眉,便开口问道:“可有何不妥?”
李儒摇了摇头,说道:“并无不妥,只是,至今未有北面消息传来,不知王麻子是否真与朱儁交战。如此一来,王麻子主力究竟是在何处,尤未可知。”
话音刚落,又有第二批斥候赶到:“禀报将军,王麻子大军在北边五十里处的罗家庄,与朱儁将军所部激战,朱儁将军似是不敌,恐会大败!”
众将闻言,又尽皆大笑,唯李儒眉头皱得更紧。
董卓见李儒的样子,便开口问道:“一切尽如之前约定,文优为何皱眉?”
李儒道:“正是一切尽如约定,愚婿才感困惑,那王麻子为人狡诈,咱们得多留一个心眼。”
“文优言之有理。”董卓道:“不过,本将有三万精兵在手,又有诸多在座猛将,王麻子纵然狡诈,亦无需太多担心,凡事谨慎行事,必可一举破之。”
说罢,董卓站起身来,下令道:“以华雄领军五千为先锋,李傕三千人为左翼,郭氾三千人为右翼,本将自统中军,向北迎击王麻子!”
众将闻言,纷纷弃了手中酒肉,轰然应喏。
……
董卓带着大军一路急行,在离黄巾军不足三里时,斥候前来禀报:“王麻子北逃了!”
“晚了!”董卓放声大笑道:“现在才明白过来,已经太晚了!众将尽管奋力向前,直捣王麻子的黄巾大营!”
李儒在旁低声建言道:“可用黄巾之财激之!”
董卓闻言,复又大声喊道:“黄巾劫掠之财,堆积如山,若能获之,半数用来犒军。凡有斩获者,尽可受赏,杀王麻子者,赏万金!”
此言一出,官军尽皆振奋,嗷嗷大叫着往前狂追而去……
……
黄巾军中,宽大的“王”字帅旗之下,统军之人,并非王邻本人,乃是王邻手下大将裴元绍。
裴元绍见董卓的官军主动迎击而来,便知道董卓并没有遵守双方的约定。好在这一切早在王邻(贾诩)意料之中,于是,裴元绍假装慌张,勒转战马掉头就跑,手下三万军队也乱糟糟的跟着猛跑。
裴元绍一路猛跑,董卓一路猛追。双方一追一逃,走了大约五里左右时,董卓的先锋华雄,就已经撵上了黄巾军的尾巴。
黄巾军一触即溃,跑得几乎放羊了!
双方又跑了五里左右,这五里路,对黄巾来说是一条喋血之路!至少有五千以上黄巾将士倒在了官军刀下!
董卓见状,再无疑心,催动大军长驱直入,紧撵着裴元绍的溃军,直向黄巾军猛扑过来……
……
裴元绍领着剩余的两万多黄巾军亡命逃窜,狼狈不堪,沿途丢下破破烂烂无数,在从一座山丘前掠过,快要进入一个宽阔的谷口时,黄巾军……甚至将“王”字帅旗也丢了,军中随之升起了另一面将旗,上面绣着的是个大大的……“裴”字。
换了将旗的黄巾军,一头钻进了这个阔大的谷口。
这谷地并非什么险峻山谷,而是一处又长又宽的谷地。其长足有十余里,其宽在两里到三里之间。
谷地的两侧都有大约三里多长的缓坡。
这种地形,其实不适合伏击,而适合……大兵团决战!
说得更具体点一点,就是适合以众击寡,人多的一方可以充分发挥兵力的优势,从狭长的两侧夹击人少一方!
没错!王邻打的就是这种“不讲武德”的主意。
按贾诩的说法……董卓身经百战,深谙兵法战略,李儒更是狡猾如狐。要想在险要的山谷中伏击这样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如干脆引入预设阵地,利用人多的优势进行决战!
——而这个大谷道,便是王邻和贾诩选中的、可充分发挥人多优势的……预设阵地!
……
华雄来到谷口时,果然没有疑心,毫不犹豫地带着先锋军冲进了谷道之中。紧接着,董卓也来到了谷口,见这并非什么险要之处,也是纵马而入。
当董卓的大军追着裴元绍的“溃兵”进入谷地时,左侧的高坡之上,王邻横槊立马,屹立如山。
王邻的身后,典韦和熊大分立左右,威风凛凛!
而典韦和熊大身后,则是何曼带领的……足足七千装备精良的黄巾骑兵——这是王邻的亲军!
看到官军基本上都进了谷道后,王邻对身边的熊大道:“可以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