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邻蹲下身子,哄了半天,才总算将张魅娘安抚下来。
随后,王邻又安排了五十名亲卫保护张魅娘,严令不许让张魅娘受到任何伤害。
在磕拜了张角的灵柩之后,王邻让人将张角和张梁的灵柩抬入军中,以待安顿好之后再择地安葬。
同时,也将张魅娘带入军营之中让人好生照看。
……
傍晚时分,王邻又去了一趟府衙,见到了太平道中有名的悍将张牛角。
张牛角系张角的弟子中最勇悍善战之人,也因此成为张角手下黄巾力士的统领。此人对张角忠心耿耿,在张角死后奉命保护张梁,最后在城南的战斗中,为保护张梁而受伤数十处,在得到王邻的接应之后,才被黄巾力士们救回。
此时,张牛角已到了弥留之际,在亲手将“力士令符”交给王邻之后,便与世长辞了。
得到了“力土令符”,也就得到了黄巾力士的指挥权。
黄巾力士其实就是“死士”。
这是张角从数十万教众中遴选出的身高体壮,勇悍出众的人组成的死士。此时的黄巾力士,历经数次大战,仅剩一千二百余人。但纵然如此,依旧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
在接手黄巾力士之后,王邻转手就把这些人交给了典韦,并取消“黄巾力士”的名号,改称为“虎卫营”。
“虎卫营”满额暂定两千人,由典韦和熊大分别担任正副统领,从此成为王邻亲军中的贴身亲卫营。
“虎卫营”在原本历史上本属曹操,不过,此时曹操的虎卫营尚未建成,王麻子赶了个早。
先拿来用了,让曹操哭去。
……
一天之后,诸事准备妥当,王邻带着广宗二十几万黄巾军,带着大量的物资,出了广宗城,直向磁县而去……
邺城的张温得知黄巾撤往磁县,本来也是想出兵截击的,但是,刚打了败仗,又听说王邻已经对黄巾进行整顿,撤离的队伍井然有序时,也就打消了截击的想法,二十多万冀州黄巾得以顺利到达磁县。
两天之后,张温进驻广宗,上报朝廷为大捷:逼死张角,击杀张梁,逼退王麻子,收复被蚁贼占据达八个月之久的重要城池,此功甚大!
又过了两天之后,传来董卓大胜的消息:董卓攻破下曲阳,阵斩地公将军张宝及右护法黄虎,击杀黄巾一万余人,俘虏三万余人,全部被砍头垒成京观,功劳也是不小。
至此,张角三兄弟全部身死,四大护法只有“后护法”黄武不知下落。
天下间势力较大的黄巾已是不多,短期之内,能闹腾的仅剩王邻一部。
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暂时算是告一段落。
……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十月下旬,王邻分兵两部,一部由改名为张燕的褚飞燕为帅,统领五万战兵和两万辅兵进驻太行山脉的黑山,负责控守各条陉道,并临时安置黄巾老弱。
而另一部,则由王亲自邻统领,向西直扑并州上党郡的壶关!
……
并州上党,其名寓意……“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即“居太行山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也”。
因其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上党可望得中原”之说。
整个战国时期,上党郡一直是战争的焦点。最惨烈的莫过于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白起在此坑杀四十万赵军!
……
王邻对上党蓄谋已久,早在王邻的军队还未到达磁县时,王邻便派出了周仓带着五千多黄巾战兵混在流民之中,用化整为零的办法,零零散散地过了壶关进入上党地区。
因此,当王邻到达壶关时,周仓便带人从反向攻击壶关,配合王邻一举夺取了这一战略要地,使得王邻十几万军队得以进入并州地区。
此时的并州,受黄巾之乱的影响较小,虽然也有零星黄巾起义,但势力都不是很大,比较有名的白波谷黄巾起义,那也是要等到三年之后才会爆发。WwW.ΧLwEй.coΜ
也正因为如此,并州的地方驻军也抽调了不少去冀州剿杀张角,使得原本就兵力不多的并州兵力更加空虚。这也给了王邻很好的机会!
因此,只要夺了壶关这道门户,整个并州地区,便已经没有人可以阻挡王邻了。
并州大地,任尔纵横。
欲取欲求,随尔所喜。
……
王邻带着十几万黄巾从上党一路北上,横扫各个郡县,破城无数,就连上党郡治长子城和并州州治太原(晋阳)城,也尽被王邻攻破。
不过,在整个并州的军事行动中,王邻的这支军队表现了非常严明的纪律,基本上杜绝了劫掠百姓的行为,即使是对士族世家,王邻也只是按其家族富庶情况让其“交粮助饷”。
就连并州最大的家族……太原王氏,也只是交了十万石粮食便免了劫掠之祸。
但纵然如此,由于攻破了几十座县城和两座郡城,尽取城中府库的钱粮和军需物资,王邻也是赚得盆满钵满。而且,除了物资之外,前来投奔的黄巾信徒也达到了两万多人。
……
在攻破太原时,王邻去了一趟王氏宗祠。
这事其实很重要,除了因为王邻本身出自太原王氏之外,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