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馆城头,身材高大的程昱身披甲胄,昂然站在城门楼上,俨然一副气度沉稳的老将军模样。
其手中所握,乃是一把长剑。
剑面之上殷红斑斑……显然,这老头刚才杀人了!
杀的是胡人!
刚才,为了鼓舞士气,程昱亲临前线,连杀三名冒出城头的鲜卑人仍然意欲未尽,直到护卫在身边的何曼强烈抗议,才只好作罢。
汉朝的儒生,可不同于明清的腐儒。
程昱此人,也不仅仅是个谋士,而是允文允武之才。
原本的历史上,曹操对程昱的评价便是“勇冠贲育”,也就是说程昱的勇武,超过了孟贲和夏育。而整个汉末三国时期,唯有程昱、曹仁、袁涣三人被评价为勇冠贲育。
再看其在曹操手下担任过的官职,也几乎尽是武官,包括为东中郎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奋武将军。等到曹丕称帝之后,拜程昱为卫尉,死后追赠车骑将军。
清一色的武职!
……
此刻,程昱站在城头,气度泰然。三军将士见之,尽皆心安。
程昱用剑指了指城外的胡人帅旗,对身边的守城校尉孔知道:“孔将军可曾看出了什么?”
孔知仔细看了看,对程昱道:“程别驾是说蒙面之人?”
“没错。”
程昱冷哼一声,沉声说道:“欲盖弥彰,如此掩耳盗铃,当程某是白痴么?”
说罢,程昱又转向孔知和刘辟,对二人道:“守城之事,有刘将军即可。城内治安,就交由孔校尉了。凡事……按照主公的即定方案行事,不可有丝毫闪失,亦不能有半点手软!”
不手软!
这凶残老头是打定主意,要大开杀戒了!
刘辟和孔知两人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应喏:“末将遵命。”
待两人应喏之后,程昱又转向护卫何曼,对何曼道:“汝可率三百虎卫,相助孔校尉。”
“不可!”
何曼断然拒绝道:“主公留下末将及三百虎卫,是为了护得程别驾周全。未得主公之令,末将不敢擅离。”
“你……”
程昱苦笑一声,语重心长地说道:“程某此举,亦是为了主公大业。这雁门郡地处北疆,民风剽悍尚武,贼人之中必有勇者。孔校尉虽勇,恐有不足,须得请何将军及所率虎卫相助,方有胜算。”
“某家只遵主公之令!”何曼依旧断然拒绝。
还是未被那王麻子完全信任啊!
程昱心中暗自嗟叹。
王麻子的心思,自己又岂能不知。这何曼及三百虎卫,虽说是用于保护自己,何尝又不是用于监视?
若是自己稍有其它出格的表现,恐怕自己就会死在何曼的那柄超大粪叉之下。然后这阴馆城中的负责人,也便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刘辟。
程昱很是无奈……其实,经过了那么多事,程昱已经开始认同王邻了,王邻的这种做法,未免让程昱感到一丝不快。
但是,换个角度,以己度人,站在王邻的位置想一想,程昱也就释然了……自己的出身,又岂能让王邻不加提防。
而且,再细想一下,如果王邻真的行事如此大意,那还值得自己辅佐么?
想到这里,程昱似乎在潜意识里,不仅不再反感王邻的这种做法,反而更多了几分欣赏。
但是,问题也还得解决。
“何将军忠心可嘉!”
程昱点了点头,又道:“城上有刘将军即可,那程某就随孔校尉一起去城内看看吧。”xしēωēй.coΜ
说罢,斜瞄了何曼一眼,头也不回地向城内衙门走去。
这打的主意便是……自己随孔知去城内维护治安,何曼自会跟过来相助。
何曼愣了一下,见程昱向城内走去,赶紧一挥手,带着三百虎卫将程昱护在中间,簇拥而行。
好似唯恐程昱受到伤害,又似唯恐程昱乘乱逃窜。
程昱哑然失笑,仰天长叹!
……
……
阴馆城中,一座大宅院的客房里,三个衣着光鲜的男人正在一边品酒,一边议事。
坐在最上首的便是汤氏的家主汤仁。
汤仁年约四十余岁,长得身材有些肥胖,看起来肥头大耳,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只有偶尔那双三角眼微眯起来,才让人感觉到一丝寒意。
左侧坐着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此人名叫林查,乃是雁门排名第二的世家……林氏的家主,虽是林氏的家主,却是汤家的女婿,娶的乃是汤家嫡女汤姣。
林查长得身材魁梧,颇有勇力,乃是雁门有数的俊杰。
右侧坐着的乃是罗家的家主,名叫罗匡,罗匡四十余岁,身材高瘦,头戴纶巾,衣着长衫,看起来颇是儒雅。
雁门罗氏的势力并不是很大,罗匡今天能坐到这里,是因为自己的两个女儿长得如花似玉,分别嫁给了罗仁的二儿子汤守和三儿子汤锭。
士族之间,彼此联姻,关系复杂,盘根错节,由此可见一斑。
这就是王邻曾经对程昱说过的社会“结块”。
雁门世家士族的势力虽不如中原强大,但几大士族相互勾连,占据的资源和利益也是不容小觑。
……
汤仁看了林查和罗匡一眼,举起酒爵道:“幸得两位家主鼎力相助。此事过后,可同享富贵。”
同享富贵?
罗匡和林查对视了一眼,有些不以为然。实际上,罗家和林家是不太愿意掺和这件事的。
以前暗中帮助胡人劫掠汉境的事干过不少,但明目张胆地出动家兵相助胡人,这里面所担的风险有多大,罗、林两家都是清楚得很。
汉胡不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