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情脉脉的学生时代已经过去了呢,沈同学。”
第七十四章:抱最长的大腿!
按照王雨琼的说法,学生在学校这些所谓组织里的表现会影响以后的就业情况。
表现出众者,能得到重视,类似于可以提前拿到offer,而表现一般者,也有一定的加分,总之比“无所事事”者要强。
当然专注于学习的学生也自有他们的途径,比如考研读博,或者是获取更专业化的岗位offer。
这无形中也把就业方向分成了两个:一是管理实践型,另一类,就是技术专业型。
而王雨琼随后也说出了更多沈安所不了解的情况。
名义上学生会属于学校管理,但实际上拥有很大的自主权,这是学校董事局赋予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华东综合大学不是纯粹的公立大学,这一点在北区的公寓就能佐证。
每年来此招收的企业,大多也是华东综合大学背后的“金主”们,由此形成一种循环,在校内组织初步锻炼,随后毕业到企业,除开技术型的人才外,校内组织所从事的内容与在企业岗位时区别不大。
赵清虞是艺术团的副团长,可以视作为你所在部门的顶头经理。
许亦婧是学生会的副主席,等同于企业中的总经理。
按照这个类比,虽然不能完全相同,但还真是同一个体系。
毕竟被赵清虞刁难跟将来被上司刁难,其实是一样的。
大多数学生毕业的第一份工作,都是从打杂做起,那跟在学生会部门里打杂也没什么区别。
因此,学生会的招收都很严格,不会太过于马虎,当其举办活动时也会相当地严谨,不像高中这般过家家式。
一旦出错,出错者是真的要承担其责任。
像英语系这种偏技术性的专业,英语系的学生倒是不必很热衷于组织活动,因为这个专业本身就能掌握技能。
当然要是热衷于组织活动就更好,到时候找工作时,能相对地获得更多的机会。
但像文学、管理学之类的专业,专业性极高,真正能掌握的人不多,剩下的大部分浑水摸鱼者、水平一般者,都要依靠组织活动给自己拉分。
这套模式极大地削弱了学校的学习功能,等于是以企业的方式来管理。
你的同学、同事,朋友,分分钟都有可能成为你未来工作时的对手。
大学通常都是半个社会,而华东综合大学打破这“半个”的局限,直接化身为社会,物竞天择,弱肉强食。
除此之外,王雨琼还特意提醒沈安要注意另外一个问题:关系。
社会是人情社会,能在大学里结交广泛的朋友,也等同于给自己提前积累人脉资源。
这里隐藏着不少背景不凡的学生,学校背后的企业金主老板们也有不少子女都在这里就读。
最后,王雨琼还有意无意地透露一个讯息:这所大学背后的最大金主,姓赵。
话说到这个份上,沈安不可能不理解王雨琼想说什么。
怪不得陈南楠之前提醒自己尽量不要招惹赵清虞,否则的话,就算是校领导干预都没有用,只能选择退学。
这学校背后最大的金主就是赵清虞家,这分量确实不一般。
也怪不得赵清虞可以在学生会肆意妄为,宛若无法无天的大魔王,全凭心情行事。
但沈安的思绪却悄然转移到赵黎身上。
如果赵黎也是赵家的人,那她安排自己进来的确是易如反掌,不费吹灰之力。
王雨琼见他沉思,还以为他开窍了一些,柔声道:“现在知道要怎么做了吧?”
沈安一怔,摇头道:“新世界真好。”
“哈?”
王雨琼一愣,什么玩意?新世界?
沈安迎着她迷惑的目光,也不做过多的解释。
这种学校模式在自己原先的世界,那可是分分钟会成为众矢之的的。
“我想说,你找到吃饭的地方了吗?”
沈安略过这个话题,轻笑道。
王雨琼羞恼地白了他一眼:“还没到南区呢,又饿啦?”
“虽然没到,不能先想着去哪里吃吗?”
“哎呦,真是拿你没办法,这事不用你操心,等去到我自然会带你去好吃的地方。”
“不愧是班长大人。”
“少恭维我,我恨不得饿死你呢!”王雨琼轻哼,翘着小手,把他甩在身后。
“车!”
沈安大喊一声,指着即将出发的校内bus,拉着王雨琼的小手,匆匆忙忙地赶过去。
王雨琼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他拉着走,而掌心间袭来的温热更是让她陷入了失措。
“你。。”
思绪未定,王雨琼惊呼一声:“慢点!!!”
在沈安的狂奔之下,两人可算是赶上了校园bus,作为代价,王雨琼上车之后便疯狂喘气,不停地嘟囔着,小声埋怨沈安。
沈安充耳不闻,满心期待等会要吃什么。
到了南区,果然是热闹非凡。
作为学校唯一指定的娱乐区,刚下车,沈安便如同迈进了夜市,街边的喧闹,拥挤的人潮,还有交织在空气中的各色香味。
灯光璀璨,将天空的皎月衬托得孤寂异常,这人间的繁华,是众星环绕都不及的喧嚣。
沈安随便扫几眼,发现好几处摊位都是学生模样的人在叫嚷。
他轻笑道:“在这里当兼职好赚吗?”
王雨琼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翻了翻白眼:“什么兼职,人家就是老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