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朋友说,若是可以加以利用,则是有利于大唐的。”
“如今,大唐人才凋敝,虽说有功臣们年富力强,可他们始终会老的。”
“大唐想要长盛不衰,那需要新的有才能的人出现。”
“可现在大唐官场的年轻人都是什么?门阀士族的傀儡?”
李世民图穷匕见,直指核心。
他这话很明显就在发泄不满。
长孙皇后听了,也不着急,反正这样的陛下,她见多了。
陛下和魏征翻来覆去你死我活的舌战的时候,不也是如此吗?
想到这里,长孙皇后知道自己要针对谁了。
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忽视皇后的力量。
这是皇帝身边最有利的女人,这是一个可以用自己的枕边风改变帝国意志的人。
历朝历代,都不缺少这样的人,同甘之人多,共苦之人少。
长孙皇后曾经使用过这样的力量,因为魏征。
当然,现在她打算再用一次。
因为李祐。
倒不是说李祐不是她的儿子,她想要排斥。
而是,她真的开始担心了起来。
自己的两个儿子现在几乎没有半点优势,如果有朝一日陛下不再立长不立幼,那么,李承乾如何?李泰如何?
他们能和李祐相比吗?
“陛下,如今大唐蒸蒸日上,陛下您雄心勃勃,任何人都不能阻拦大唐的步伐。”
“百姓都在等着您呢。”
李世民很快就知道了长孙皇后的小心思。
“朕的那个朋友没说这个,不过朕打算跟他谈谈。”
此时的齐州城,李祐正在严格监督最新的红糖和白糖产出。
红糖和白糖成规模之后,几百个工匠一起建造。
工匠之中,大都是山东籍,所以工匠们干活的时候,总是会响起各种各样的交谈声,其乐融融,极为有趣。
从制糖的工坊出来,李祐很满意的带着小武和武顺。
小武给武顺的理由是,王府之中有些生疏,要武顺过来陪她。
刚刚从制糖工坊出来,就碰到了从冶铁工坊出来的长孙无忌,和书籍工坊出来的房玄龄。
两人看到李祐之后,突然间兴起一个念头。
这个念头很是大胆。
这大唐以后的天下,不会是眼前这个少年皇子的吧?
明明齐王殿下才十一岁出头,现在陛下也是年富力强,根本没有到这个时候。
可是……
按照现在的趋势,太子又如何?
得民心者的天下啊。
齐王殿下得到的民心,可能太子根本比不了。
房玄龄熟读历史,于是开口问道。
“齐王殿下,臣想问问殿下,为何秦二世而亡,汉也只有不到三百年的历史。”婷阅小说网
李祐看着房玄龄认真的脸,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不会吧,房玄龄不会以为我要当皇帝吧?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傻子才当皇帝。
历朝历代,皇帝最爽的是哪里?
开国之后的皇帝,大致两三代的时候。
这时候的皇帝,还保留着开国皇帝这种猛人留下的财富,制度,权利也没有完全流失。
当然,高粱河车神和土木堡战神这种人除外。
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伍,光是第一代皇帝或者前两代,就可以让整个天下获得发展的机会。
但到了他们之后呢?
其实皇帝不好当。
主要原因还是,你可以享受,但你也会失去一些东西。
比如,一个宫里长大的皇帝,不了解民生,不了解底层,最后就会成为文山会海之中的傀儡,被有心人忽悠瘸了。
而且越到一个王朝的后面,贵族包括皇亲国戚越来越多,国家的钱肯定不够用。
再多的家产,总有耗尽的那一天,除非每一代皇帝都励精图治,攒钱。
可没有大型革命出现,没有类似于工业革命这样的跨时代事件出现,古人的生产力着实有限。
你干得好,有人骂你有人夸你。
历史上会留下一笔,后世会指着你的棺材板评头论足。
你稍有不慎,就可以成为后世历史书上的反面典型。
想要享受?你的大臣同意吗?
你自己享受,不带他们,后果很严重。
皇帝永远是地位最高的那个,也是最难的那个。
有的皇帝,直到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还在喊我是皇帝,快来护驾。
李祐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不当,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