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极品万岁爷 > 第十八章 御史石海城,观察皇帝!

第十八章 御史石海城,观察皇帝!(第1页)

    “粗略估计,整个青州以龙河为界,北边所有的田地、牧场和山林全部都是赵家的资产。”

    “因为赵家吞并田地的速度过快,导致赵家所养的奴隶不够。”

    “而有籍户的农户和工户,则不屑于去赵家田地做私奴。”

    “今年七月夏汛之前。”

    “左丞相赵之问的第三子赵建涛,带着上万家奴堂而皇之,光天化日地撬开搬运走洛北府龙河的河堤巨石。”

    “洛北府和青州府派出军兵,却被赵家的私兵围在城中动弹不得,出城后又被伏击多次,以至决口前无法可施。”

    “最终绝望无路的洛北府知府戴卫星,在龙河决口出水时,在河堤上投洪水自尽。”

    “臣蔡元斌以性命担保,禀报之事字字属实。”

    看到这里。

    方宇勃然大怒。

    又有一股寒意在心底浮起。

    这一份奏折意图非常明显。

    那就是直接剑指中书省右丞相赵之问。

    方宇目光冷冷的看向了陈景涣、赵之问。

    这两位权势倾天,在朝堂这里可以一手遮天的大权臣。

    此时在方宇的目光触及之时,居然有些慌乱。

    陈景涣自然就低垂下了他那白净苍老,又带着丝丝阴沉的脸庞。

    至于赵之问,却是眼珠乱转。

    脸上竟然不自觉地带上了古怪的笑容,然后又用奇怪的神色掩盖住笑容,又低下头去。

    方宇目光在兵部尚书孔方勇、工部尚书高玉胜、刑部尚书李正贤看过去。

    这三个兵部、工部和刑部的尚书,可是旗帜鲜明的属于陈景涣的陈党爪牙。

    当方宇的目光触及他们三人时,他们三个人也同样像是做错了什么事情那样,慌乱而又微妙地避开了方宇的目光。

    以陈景焕为首的陈党,站在了大殿的右边。

    以赵之问为首的赵党站在大殿的左边。

    方宇手中握着这一本监察院御史巡抚石海城地上来的,关于青州洪涝的奏折。

    目光冷如刀子。

    多年来。

    关于京城四大世家之首的赵家,传闻纷纷。

    早就传。

    赵家在大夏王朝国境之内,吞并土地,圈养私奴,私养军队甚至开启了庞大牧场。

    而且和敌国通敌,做生意贩卖大夏王朝极为重要的武器和战马等等这一系列的事情。

    这些传闻。

    在方宇他那不成器的父皇以及不成器的皇兄在位时。

    就已经在宫内宫外传得沸沸扬扬。

    实际上京城四大世家的赵家、陈家、刘家和李家能够成为权倾整个京师的世家。

    有着无数人攀附。

    就是因为他们可以堂而皇之的,把这些原本属于皇家的资源占为己有。

    而且经历了几代皇帝,都没有一个世家人被问责。

    甚至胆敢提起这些事情的朝中大员或者是地方官吏,无一不是被消失就是被流放到了万里之外的边陲之地。

    但是。

    这种惯例。

    实在是让此时作为皇帝的方宇,痛彻心扉。

    也是自己那昏庸的父皇和皇兄,对这些世家一而再再而三的退让。

    并且视而不见他们所做下的种种违规操作。

    最终酿成了这种无法弥补的大错。

    方宇强压住心中熊熊怒火。

    同时对于这一份作者的撰写者是青州之墓的布政使蔡元斌所写,有着极大疑问。ωωω.ΧしεωēN.CoM

    问题则在于。

    为什么撰写这份奏折的蔡元斌本人不来朝廷述职。

    却是由巡抚青州的监察院御史石海城,风尘仆仆地过来递送这份奏折呢?

    方宇最后的目光。

    锁定在了跪在朝堂中间的,监察院御史青州巡抚石海城的身上。

    只见石海城虽然风尘仆仆,满脸风霜。

    但他显然并非这几天经过舟车劳顿的那种风尘仆仆。

    同时。

    方宇也看到了石海城的手里拎着一个今年八月中旬,才在京城推出的最新款布袋。

    这个布袋是专门供应给每天需要早朝官员的黑色小布袋。

    小布袋上绣着一朵富有立体感,让人心生喜爱的黄色球状菊花。

    布袋里边可以装上官员上朝时所需的小水壶以及鼻烟壶、早餐干粮等等的小物件。

    方宇对于久远的记忆记不大清。

    但是对于这个小布袋还是记得挺清楚的。

    那就是在八月中旬推出这个布袋以来,朝中官员想要预定这个布袋,至少也要等上五天。

    而且还是需要官员本人去预定,才能够预订成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仙缘劫:暴君的替嫁弃妃 迷情罗网,傲色杀手不要逃 感觉这辈子遇不到能结婚的人? 你听我解释(病弱腹黑攻X二货快递受)+番外 从知否开始当文圣 荒古神尊 剑出鞘谁笑 乡野小农民 重生之幸福晓晓 我长生帝族少主,嚣张点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