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馨琦跟村里的路大夫关系不错,隔个三五天便往路大夫家跑,引得村里人议论纷纷,若不是路大夫德高望重,又龄年颇大,多数时间馨琦过来时还会带着李林一起,怕是会有不少人认为馨琦水性杨花了。
就算这样背后议论的人也不少。
路大夫原名路之行,最近在教导馨琦草药的辨认与炮制,他还特地将一本介绍药草特性的书籍借给了馨琦。
这个世界书本珍贵,至于为什么路大夫会借书,那就要从三天前说起了。
路大夫是以前逃难来的,如今到青山村也有数十年了,无儿无女的他,突然在两年前从外面带回来一个四岁小童,对外说是在外面捡来的孤儿,看他可怜这才收养他做孙子。
说起来路大夫也才五十出头,或许是本身学医的缘故,就算经历过逃荒,面庞也比村里同龄的老人要显得年轻,只是留了一头白发、白须,到有些仙风道骨的模样。
平时路大夫并不出门,要出门也是去大青山上采药,别看路大夫这么大的年纪,那腿脚是真利落,一点也没有村里老年人的蹒跚。
来到青山村后,除了采药和出门问诊,其余时间路大夫都呆在屋子里研读医术。
以前出门采药的次数也少,说是出门问诊也只在村子里和周围几个村子里转转,就连镇上也是不怎么去的。
但自从收养了个孙子,路大夫的心思才活络起来。
自己年纪这么大了怎样都没关系,可是小孙子才这么大点,家里若没有足够的银钱,那以后孙子娶媳妇了要怎么办,再加之小孙子对医学方面的天赋还不错,这路大夫又想着把自己这门手艺给传承下去。
但学医可不单单只需要草药这么简单,其他的一些花费可一点儿不少,自己存的那点儿钱可不够使唤的。
于是乎,原本不太上心的采药、问诊就成了挣钱的唯一途径。
就在前两天路大夫采药的途中,因为前一天才下过雨,山里本就不好走的路面就显得格外丝滑。
于是毫不意外的,在山上采药的路大夫滑到扭伤了脚,又恰好但时馨琦和李林都上山来摘蘑菇。
于是乎又毫不意外地路大夫被夫妻两人救了。
在路大夫提出要报答夫妻二人时,馨琦想起了期初两人下山时各自的打算,于是二人便向路大夫提出想要学习辨认和炮制草药的本事。
路之行想到现在自己年纪越来越大,孙子年纪还小,上山采草药的事对爷孙二人来说已经成为了负担,若是由这些对山里熟悉无比的山民来做,也能省下他许多功夫。
而且据他的了解,这二人心性也还不错。
所以他只犹豫的一会儿便答应了下来。
于是后面的时间里只要两人有空就会来村里找路大夫学习。
原本两人都不认识这个世界的字,所以也乘着这个机会多学习一下这个世界的文字。
而且他们两人的精神力比一般人都高,记忆力又好,对于学习根本就是事半功倍,其中又一馨琦最为突出,毕竟馨琦的精神力可比李林还要高出不少呢。
路大夫对此简直喜忧掺半。
喜的是这二人的学习能力竟然如此之强,交过他们的字,只需一遍就能记住,就算是第二天抽查时也能倒背如流。
忧的是,两人如此优秀若学成以后,自己的孙儿怕是无法与之相比,若有一天自己不在了,那他的小孙儿可怎么办才好。
基于这样的原因,最近几天路大夫的心情一直不太好,但就算这样他也没落下两人的教学进度。
馨琦和李林两人看这几天路大夫都心不在焉的样子,稍微思索一下也能猜到路大夫的想法。
不过两人也不好说什么,如今他们也不过是学了些关于草药的基本知识,知道一些常见草药的基本作用和炮制方法罢了,他们原本也没打算从事医疗方面的事业,那样与人接触的机会太多了,秘密暴露的风险也大。xしēωēй.coΜ
所以他们以后也只打算采一些山里珍惜的药草去县城里卖而已。
就连镇上他们也是不打算去的,镇上的药铺小收购的草药也少,若是他们将这些份额给占了,那些一卖草药为生的人怎么办。
他们有办法可以保存好草药,也有能力往更远的城镇去交易,对镇上的生意自然也就不那么看重了。
面对路大夫心里的担忧,两人也只是做好自己该做的,学好自己该学的。
根据村里的规矩,更师傅学习前是要准备些礼物的,也钱的准备的好些,没钱的准备的差些。
虽然路大夫没说要收两人为徒,但说到底也是在用心教他们。
所以为表诚意两人准备了些镇上卖的糕点,莲子、红枣、一只野鸡、一只野兔和一只两斤重的猪肉条,凑够了六样礼,也算是正正经经拜了师。
后面的日子里两人虽然经常过来学习,但也随手带些从山里打来的猎物过来。
一段时间下来路大夫爷孙两人也被喂得红光满面。
渐渐地路大夫担忧的心情也就慢慢放下了,像夫妻二人这样的品行,就算有一天他驾鹤西去了,以他们二人的性格也定会照顾自己的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