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令吕布火烧长安皇宫后,随同吕布率领大军,抵御李傕、郭汜等凉州兵马。
长安百姓见皇宫发生大火,惊恐万分,只听城内到处流言,
董卓旧部李傕,郭汜大逆不道,秘密刺杀当今天子刘协,刺杀百官,烧毁皇宫,
今又率兵攻打长安,破城之时,便要屠城,将长安百姓全部斩杀,一个不留,
百姓闻及此言,吓得肝胆俱裂,犹如惊弓之鸟,长安城内乱作一团。
王允早已命人散落在长安城中,见百姓乱起,大呼言道:“凉州叛军惨无人道,
杀害当今天子,谋害百官,今欲屠长安城,吾等百姓乃无辜之人,遭此大难,
如今岂能坐以待毙,早晚一死,何不与凉州叛军拼了。”
此言一出,百姓情绪激动,同声高呼:“百姓们,与凉州叛军拼了,杀死凉州叛军。”
于是众百姓纷纷到家中,抄起菜刀,木棍等拥到城墙。
李傕,郭汜等人正在攻打长安城门,见长安城内皇宫方向火光冲天,大惊失色。
此时张济、贾诩正率领兵马,排列于长安西门,见皇宫大火冲天。
张济惊问道:“文和,皇宫失火?”
贾诩看着远处的大火,也是心中疑惑:“王允,吕布等人欲意何为?这皇宫怎么会失火,难道……。”婷阅小说网
正在苦思冥想之时,李儒到来。
“文和,皇宫怎会有大火?”
贾诩见李儒到来,于是问道:“文优怎么来此?”
“吾在军中见皇宫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不知发生何事?故而前来文和可知发生何事?”
贾诩摇头道:“诩也不知?”转而惊惧道:“难道这司徒王允,见凉州兵马攻城,欲打算与长安玉石俱焚。”
李儒思考片刻:“王允乃汉室忠臣,仁慈心善之人,处处为江山社稷,为百姓着想,应该如此行事。”
“文优此言不妥,今吾等攻城甚急,王允为守住长安,也会不择手段,
兔子急了还会咬人,何况人乎,只是不知皇宫为何起火?”
“嗯,文和此言有理!”李儒点头言道。
正在此时,不远有一骑飞奔而来。
身旁军士大喝道:“什么人,速速停下否则就要放箭。”
“俺是史阿将军手下,有要事见贾先生。”
贾诩一听:“暗卫营将士。”随即下令放此人进来。
“是,”军士回道。
只见一骑来至贾诩面前,行军礼道:“贾先生,俺乃暗卫营将士李三,奉史阿将军之命前来。”
“嗯,有何要事?”
“回禀贾先生,当今天子乃是太监假扮,并未真天子,吕布及百官等人得知此事,一怒之下,
将假天子斩杀,王允怒斥吕布后,命吕布焚烧皇宫,并于城中煽动百姓,与凉州兵马死战到底。”
贾诩闻及此言大惊失色:“当今天子是假的,那真天子何在?”
李三回道:“皇宫之中没有真天子,多年之前已经偷梁换柱,离开洛阳。”
“什么,离开洛阳?”
“正是。”
“难道长安的天子,一直都是假的?”
李三点头:“嗯。”
贾诩看看李儒,问道:“文优可知此事?”
李儒言道:“儒并不十分清楚此事,好像听闻董卓提起过。”
“哦!董卓如何提起?”
“一日,儒正在府中之时,董卓气呼呼来找儒,好像言及天子并非男子,当时儒也并未在意。”
“并非男子?难道……。”贾诩沉思道。
“太监?”贾诩李儒同声言道。
李儒言道:“难道当今天子乃太监假扮?”
“嗯,如此说来,解释合理,那又是何人,将真天子带出洛阳呢?”
“文和还记得刘备?”
“刘备,大汉皇叔,左将军刘备?”
“正是,若儒没有猜错,应该是刘备将真天子带出洛阳。”
“刘备怎么带出?”
李儒回忆道:“当年盟军攻虎牢关,破洛阳之时,袁绍袁术等与晋王不和,
混战之时,刘备逃到洛阳,并告知董卓,盟军内乱之事,董卓命吕布等众将,
领兵出城打算乱中取利,董卓将刘备引荐给天子,天子认刘备为皇叔,
并加封其为左将军,盟军攻克洛阳之时,董卓慌乱之中,并没有找到刘备。”
贾诩点头:“如此说来,合乎情理,定是刘备于宫中,找到相似天子之人,调换之后,趁乱带着天子出城。”
李儒点头,问道:“文和,当今天子乃太监假扮,天下之人并不知晓,
王允,吕布等人斩杀假天子,必会背负弑君之名,难道王允,
吕布悔恨,烧毁皇宫,嫁祸于凉州将士?”
贾诩言道:“文优分析透彻,正是如此,看来王允此时已是丧心病狂,不计后果。”
“文和,如此一来,长安百姓定会更加怨恨凉州将士。”
此言惊醒贾诩,看看身后将士,全是凉州军打扮。
于是纷纷身旁将士,大声言道:“快请张将军前来。”
身旁军士回道:“是。”
贾诩看着李三:“汝还能混进城中否?”
李三犹豫一下:“贾先生,李三尽力。”
“嗯,汝若能混进城中,告知史阿将军,想办法控制长安西门,待洛阳军团兵马到来之时,打开西门。”
李三行军礼道:“是,贾先生。”说完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李儒见李三行军礼而去,并不像凉州军士一样,需要单膝下跪,
感觉奇怪,问道:“文和,刚刚李三这个礼仪是代表何意?”
贾诩笑道:“文优有所不知,晋王已改革军制礼仪,军中将士见将军,军师及晋王无需跪拜行礼。”
“哦!如此,岂不是有失礼节?”
“军礼便是礼节。”
“军礼便是礼节……。”李儒思考片刻,大惊道:“此礼节非常合乎仁义,
将士多穿铠甲,行动已有所不便,若下跪行礼,军中将士本来就不便,
若是战事紧急,多有误事,嗯,此礼节绝好!”
“文优,晋王对于军政多有改革,对于百姓生存,更是呕心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