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长卿的变化,孟采薇一开始以为是因为月考在即,他需要温习功课。
孟采薇也不好意思打扰他。
但接连几次,许长卿都用看书做借口告辞,即便月考结束。
孟采薇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自己哪里冒犯了他吗?
赵福安吃饭时同他的跟班抱怨,“许长卿真是有毛病,整天做出一副清高的样子,好像别人不配和他说话一样,小爷我才不稀罕呢!”
原本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赵福安同许长卿的关系有所缓解。
但这几日,许长卿待人接物看似端方,赵福安作为赵国公的孙子,形形色色的人见过不知几许,又怎么察觉不到许长卿流露出的疏远。
一贯都是别人巴结奉承赵福安,突然有人对他冷淡,他自然心气不顺。
孟采薇听到,心中惊讶,寻了个空问道:“赵公子,你知道许公子是怎么回事吗?”
赵福安翻了个白眼,冷哼一声,“哼!还能怎么回事,他许长卿才高八斗,怕是不屑和我们打交道!”WwW.ΧLwEй.coΜ
月考成绩张贴出来,许长卿又位列榜首,赵福安则是万年吊车尾。
恰巧这时,赵福安感到许长卿态度的变化,便以为他是自命清高,看不起自己。
孟采薇觉得许长卿不是这样的人,一定另有缘由,“许公子不是这样的人,肯定有其他原因。”
“孟大厨,你就是把许长卿想得太好,哪有什么其他原因!”
“他不理我们,我们也别理他,过两天沐休,我请你去荣福记吃饭!”赵福安把许长卿抛之脑后,又惦记起好吃的来。
“荣福记最近有几个新菜,吃过的人都说好,小爷我还没尝过呢,到时候我们一起去尝尝。”
看赵福安这副万事不过心的样子,孟采薇也不愿意扫他的兴,答应下来。
在国子监上工的日子平淡又充实,孟采薇却颇有些魂不守舍。
她心不在焉的样子,连孟母都看在眼里,忍不住担忧地问道,“薇儿啊,是不是最近太累了?你每日早些休息吧。”
孟采薇下工后,还要挑灯编写一会儿食谱,孟母一次夜起发现,劝不住便只能多加叮嘱。
“娘,我没事的,我就是想新菜想的入神了些。”孟采薇回过神来。
孟母心疼地抚摸她的脸颊,“什么事都慢慢来,别这么着急。你爹最近寻摸到个新差事,你不用这么辛苦。”
孟采薇高兴得笑出两个酒窝来,“爹找到新差事啦,真是太好了!”。
孟父恢复清白后,不愿将家里的担子都压在女儿身上,便整日琢磨着找个新差事。
这次他谨慎了很多,打听清楚东家的品性后,才下定决心去上工。
得知孟父找到新差事,孟采薇恢复精神,打算做了一桌好菜庆祝。
看了看厨房里的食材,孟采薇决定做红烧鸡、萝卜丝炒肉、干煸豆角,并一道鸡蛋汤。
春竹和夏雪在一旁帮忙,听孟采薇讲解每道菜的要点和窍门。
萝卜丝炒肉,让萝卜的清甜和肉味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干煸豆角口感脆嫩又带着干香。
精心炒制的红烧鸡,光是饱满的色泽就让人口水直流,更别提嫩而不柴的鸡肉,咬下去满嘴留香。
最后的汤汁,都是咸香浓郁,用来拌饭再合适不过。
为了不让爹娘担心,孟采薇表面若无其事,只好将心里的郁闷都发泄在撰写的食谱上。
她转动眼珠,写下各种乱七八糟的搭配。
乍一看似乎头头是道,实际将各种忌讳犯了个遍。
如果黄帮厨真的按照上面写的做,孟采薇想想就直乐。
转眼就到了沐休日,赵福安和孟采薇来到荣福记。
正值饭点,荣福记热闹非凡,往来吃饭的人络绎不绝。
“孟大厨,我跟你说,荣福记自从推出了新菜,京城不少老饕都来这儿吃饭,简直一座难求。还好小爷我聪明,提前预定位置。”
赵福安仰着头,满脸嘚瑟。
孟采薇轻轻一笑,“那真是多亏了赵公子!”
荣福记推出的正是孟采薇拿出的三道菜。
蓉蒋让大厨比照着菜谱,没日没夜的练习。直到三道菜都近乎完美,能够有孟采薇做出的七八分味道,这才作罢,正式推出新菜。
赵福安吃得头也不抬,“孟大厨,确实好吃,果然名不虚传,就是和你比还差的远。”
孟采薇一尝,不愧是荣福记。她之前提点过的地方,都有所改正,愈发美味可口。
蓉蒋得知孟采薇来吃饭,风风火火地来见她。
“采薇妹妹,来荣福记怎么不来找我呢,我正好请你吃饭!”
听到这独具特色的烟嗓,不用回头,孟采薇就知道是蓉蒋。
“蓉姐姐,我就是来吃个饭,哪里好打扰你这个大忙人。”
“不打扰,不打扰。只要是你,我再忙也能抽出时间来。”
荣福记如今客似云来,蒸蒸日上,这一切都多亏了孟采薇,她来荣福记,蓉蒋是一万个欢迎。
“哎哎,孟大厨,之前说好的,今天我请你吃饭!”赵福安在一旁跳脚,他请了孟采薇吃饭,才好让孟采薇回请他。